大軍師司馬懿之虎嘯龍吟第39集劇情介紹
梟雄曹爽為家人放棄抵抗 高平陵兵變司馬懿掌權
何晏和蒹葭來不及從洛陽城逃走,都被司馬懿的人抓走了,司馬懿還控制了何晏、丁謐等曹爽同伙便可的府邸,將他們府上的家人全部軟禁起來。曹爽得知此消息之后,憤怒沖昏了他的頭腦,立刻拔劍想要去跟司馬懿拼命,丁謐忙攔住曹爽,稱司馬懿手里只有兩三千的死士,根本不足為據(jù),只要他們到許都,以天子名義調(diào)大軍包圍洛陽,以謀反罪名置司馬懿于死地。
如果曹爽調(diào)派許都大軍圍攻洛陽,司馬懿很難抵擋,于是采取攻心之策,利用曹爽等親信士兵的家人都在洛陽這一點,讓他們不敢輕舉妄動。司馬懿要求何晏給曹爽寫封信,表明司馬懿沒有謀反之心,只想讓曹爽放下手中權力,可留其性命。何晏清楚這封信就是催命信,如果曹爽接信回到洛陽,那是便是他的死期了,何晏不肯寫信,司馬懿讓司馬昭立刻殺了何晏,司馬昭為何晏求情,讓司馬懿給他一個時辰來說服何晏。
司馬昭解開何晏身上的繩子,親自打水為他清洗身上的傷口,司馬昭稱何晏是第一個道破他心中欲望的人,堪稱知己,因此司馬昭愿意在曹爽這件事上為何晏擔保,保他一生官運亨通,何晏在司馬昭軟硬兼職的攻略下,答應給曹爽寫信。
司馬孚來見蒹葭,讓她寫信勸曹爽回洛陽,可保他們?nèi)移桨,蒹葭將信將疑,司馬孚再三承諾不會殺曹爽,蒹葭才肯給曹爽寫信。
曹爽帶著曹芳到許都落腳,許都兵馬、武器都足夠,只是糧草不足,對于此戰(zhàn)沒有必勝的把握。這時蔣濟帶著郭太后的詔書到許都見曹爽,并承諾只要曹爽回洛陽,便可留他公爵之位,只削兵權,不傷性命。丁謐認為蔣濟這是在擾亂許都的軍心,讓曹爽立刻將蔣濟斬首,曹爽的家人在司馬懿手中,他不想將事情做絕,但也擔心蔣濟的話有真有假,于是將蔣濟暫時關押。
司馬懿只有三千多人,無法防守洛陽城的每個角落,只能將大部分兵力聚于洛水河畔以及重要城門,而城中兵力空虛,宛如空城。曹爽的舊部桓范帶著十幾個大臣從洛陽逃走,將洛陽防守情況報給了曹爽,丁謐認為洛陽城只是個空城,曹爽現(xiàn)在有天子在手,完全可以效仿當年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無須顧忌司馬懿。曹爽等其他將士都惦記著城中的家人,就算洛陽是空城,家人還在城中,還是必須要回去的,司馬懿既然肯承諾只削兵權,不傷性命,那回去也無妨。曹爽正在糾結(jié)的時候,洛陽城中送來了何晏和蒹葭的書信,信中皆勸說他放下兵權回洛陽,曹爽雖貪權牟利,但對蒹葭的情意卻毫無虛假,看到蒹葭的書信和信物,曹爽熱淚盈眶。
丁謐又來勸說曹爽率兵攻打洛陽,卻只見曹爽哭哭啼啼說著不要打仗了,戰(zhàn)士們的家眷都在洛陽,根本沒人想打仗,萬一有人想殺了他邀功,那是防不勝防,還不如用兵權換回家人平安。丁謐見狀,大罵曹爽有負他父親曹真的英名,竟然如此膽小怯懦,但任憑他怎么說,曹爽已經(jīng)決心回洛陽了。
曹爽回到洛陽,司馬懿以保護皇帝,清君側(cè),除暴權為名問罪曹爽,曹爽當著所有人的面跪下向司馬懿請罪,曹芳念及曹爽是自己的叔叔,跪在司馬懿面前,求他不要殺曹爽,司馬懿沒有承諾,只說朝堂自有公論。
曹爽求司馬懿放過自己手下的人,包括丁謐,但丁謐毫不領情,直言自己既然跟著回來了,就抱著送死的決心,并痛罵司馬懿明明是謀逆,卻強加罪名給曹爽,天下人自會有公論。司馬懿拉著曹芳的手,承諾只要自己在一天,就絕不會允許任何人動搖大魏,然后不顧自己年邁身軀,親自將曹芳送上龍攆,以表忠心,一旁的丁謐卻沖著司馬懿吐口水侮辱他,司馬懿忍下侮辱,依然恭敬的將曹芳送回宮。
司馬懿將鐘會安排進尚書臺,讓他審理曹爽一案,讓司馬師司馬昭將曹爽兄弟們的兵權都收了,讓鄧艾去長安接替夏侯玄。夏侯玄雖是曹爽表弟,但是從未參與曹爽的事情,甚至一直幫著司馬家,司馬師念及夏侯玄舊情,向司馬懿求情放過夏侯玄,在這場政變中,司馬懿耗盡心力,已經(jīng)無力再爭權奪利,于是將未來托付司馬師兩兄弟,讓他們自己看著辦。
大軍師司馬懿之虎嘯龍吟第40集劇情介紹
百官廷議曹爽謀逆之罪 律法無情懵懂幼子受牽連
鐘會調(diào)查曹爽之事,切入口便是無權無勢的內(nèi)官韓琳以及駙馬何晏,韓琳招供曹爽多次謀害司馬懿,且曹爽已經(jīng)在演練兵馬,密謀于三月逼天子禪位,司馬懿不相信曹爽竟有這么大的野心,讓鐘會先不要審問曹爽,先將丁謐、李勝等人到廷尉,先搜集齊曹爽的罪證。
何晏背叛曹爽之后,整日狼狽的躲在家中,司馬昭送來了幾個官職讓何晏挑選,稱這是自己為何晏求的戴罪立功的機會,只有在曹爽一案中立了功,司馬昭才能想辦法保何晏一命,何晏本想做曹爽忠心的手下,卻還是經(jīng)不起性命和官職的誘惑,接下了廷尉的官職。
曹爽家中原本監(jiān)視司馬家的高臺,變成了司馬懿監(jiān)視曹爽的最佳地點,曹爽在家中一舉一動都有人監(jiān)視、登記。
何晏成為廷尉之后,盡心盡力審問丁謐、桓范等曹爽同黨,將曹爽謀逆的證據(jù)搜羅的非常詳細。當他將所有罪證全部呈給司馬昭之后,司馬昭卻將何晏也送進了大牢,何晏這才明白,原來從始至終司馬昭都是在利用他,在曹爽得勢時候,利用何晏挑撥曹爽和司馬懿內(nèi)斗,現(xiàn)如今利用何晏查出曹爽的所有罪證,何晏猜到夏侯徽也是司馬昭殺的,司馬昭毫不避諱的承認了,何晏才發(fā)現(xiàn)自己一直以為握在掌心,最容易對付的司馬昭,才是心機最深沉的魔鬼,然而他覺悟的太晚,只能任由司馬昭將其送進大牢。
司馬懿已經(jīng)沒有精力再管曹爽的事情了,司馬家的事情都是司馬師做主,司馬昭想要置曹爽于死地,必須說服司馬師,于是他將曹爽的罪證送到司馬師處,并假稱當初曹爽逼迫夏侯徽監(jiān)視司馬家,夏侯徽不肯所以才被曹爽殺死,司馬師聽聞此言,對曹爽恨之入骨,讓司馬昭將曹爽拿下。
曹爽雖然沒了權力,被軟禁在家中,司馬懿并未克扣他們生活,日常生活照舊。曹爽在家里與妻兒和樂融融,感嘆其實司馬懿對自己不薄,是自己當初太過橫行霸道。這時鐘會帶人將曹爽帶走,蒹葭大罵他們出爾反爾,曹爽猜想鐘會抓自己肯定沒有知會司馬懿,便讓蒹葭想辦法去找司馬懿救命。
司馬昭和鐘會在司馬懿面前將曹爽的罪名一一說出,曹爽利用國庫籠絡臣子,曹爽一日不死,這些臣子們便一日感念曹爽恩德,曹爽的權勢遲早會回來。司馬孚強力反對殺曹爽,一是當日司馬懿曾在洛水發(fā)誓不殺曹爽,二是因曹爽乃是曹氏宗親,殺了曹爽就是跟整個曹氏為敵,司馬家始終是外臣,比不得宗親,到時候還是會被安插謀反的罪名。司馬昭早已想好對策,當初答應不殺曹爽,是因為沒想到曹爽竟然已經(jīng)計劃好篡位,雖然司馬家答應了,但是百官沒有答應,可以召集百官庭審,將曹爽罪名擺在天子和百官面前,讓大家殺他。司馬懿認為他和司馬孚已經(jīng)一把年紀了,以后司馬家是要交給孩子們的,不如這次就讓這些孩子們自己想辦法解決,對于鐘會、司馬昭做的事情,司馬懿都是默許的。
百官庭審,曹爽勾結(jié)自己兄弟以及何晏、丁謐等密謀篡權之事,被鐘會公之于眾,按照大魏律法,謀逆是要誅滅三族的,百官皆請命處置曹爽及其兄弟族人,蔣濟質(zhì)問司馬懿,當初在洛水曾起誓不殺曹爽兄弟的,司馬懿解釋稱曹爽的罪名太多,自己無權做主,讓天子和百官決斷,蔣濟見司馬懿并不想履行誓言,氣憤請辭官職,憤然離場。
曹芳念及曹爽是自己的叔叔,且是先皇留的托孤大臣,求司馬懿饒過曹爽性命,司馬師為首的百官皆請命殺曹爽,按律法行事。曹芳反問司馬懿,殺掉曹爽后,是不是想篡位,司馬懿立刻跪在曹芳面前表忠心,他已經(jīng)是四朝老臣了,對大魏忠心耿耿,只盼望在自己死之前能看到大魏朝堂肅清,絕不會篡位,但是曹爽謀逆,需依律法行事。曹芳見司馬懿忠心可鑒,決定相信他一次,按照律法處置了曹爽。
夏侯玄接到讓他回洛陽的圣旨,夏侯玄堂兄夏侯霸讓他千萬不要回去,曹爽落罪,夏侯玄是曹爽表弟,肯定會受到牽連,F(xiàn)在大魏是司馬家掌權,夏侯霸提議可以投靠蜀國姜維,也許還有一線生機。夏侯玄對大魏忠心,不愿意做叛國之臣,將夏侯霸痛斥一頓,稱自己情愿舍生,不可忘義。
曹爽一族的兄弟全部被送往北邙山斬首,曹爽的幼子曹麟也被送上斷頭臺,曹爽悔恨自己當初沒有聽丁謐的話,怯懦的回到洛陽,卻中了司馬家的圈套。蒹葭并非曹爽原配夫人,是被強搶至曹府的,在司馬孚的保護下,并未被送上斷頭臺,她指責司馬孚出爾反爾,騙她寫信讓曹爽回洛陽,司馬孚見蒹葭與曹爽情深意重,便帶蒹葭到北邙山刑場去送行,司馬孚發(fā)現(xiàn)刑場竟然還有孩子,頓時大怒,質(zhì)問司馬師和司馬昭怎么回事,司馬昭毫無憐憫的說留下這孩子,日后就是養(yǎng)虎為患,不如早些處斬。司馬孚忙去找司馬懿,希望免除曹麟死罪,柏靈筠也幫著為曹麟求情,司馬懿認為讓曹麟長大,便是禍根。司馬孚和柏靈筠皆出乎意料,他們從未想過司馬懿有一天變得如此殘忍,司馬懿毫不在乎他們的看法,也不在乎后世史書如何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