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軍師司馬懿之虎嘯龍吟第25集劇情介紹
曹叡難容有功之臣 司馬懿于遼東立戰(zhàn)功
宮人端上來酸梅湯,暗示郭照已死。這是辟邪和曹叡的約定,如果郭照死了就送酸梅湯來。曹叡詢問司馬懿是否是因為司馬家和郭照的關系,所以才為郭照求情。司馬懿說曹叡如果想要成為一個有道明君,就絕對不能擔弒母的罪名,自己之所以苦勸,并非是為郭照求情,只是想阻止皇帝犯錯,如果皇帝讓司馬懿死,司馬懿會毫不猶豫。曹叡聽言后反問自己是否做錯了,看似悔悟,慌忙讓人追回處死郭照的圣旨,司馬懿這才得知,在自己來凌云臺見曹叡之前,曹叡就已經(jīng)下了處死郭照的圣旨,司馬懿不顧曹叡是否真的悔悟,慌忙跑出凌云臺欲去見郭照。
司馬懿剛出殿門,只見辟邪匆忙趕回來與曹叡報信,看到辟邪一臉奸笑的摸樣,司馬懿心中隱隱不安。陳群連滾帶爬的從凌云臺的臺階上往上爬,見到司馬懿下來,便哭訴自己無能,保護不了郭太后,使其上吊自盡。司馬懿聽到這噩耗,立刻明白剛剛曹叡的悔悟之心全是裝出來的,只是為了顧及司馬懿這個輔政大臣的權勢和顏面,所以才裝出一副悔悟的摸樣,氣急了的司馬懿和陳群前后栽倒在凌云臺前的臺階上。
郭照的國葬大典上,陳群悲痛交加,引發(fā)舊疾,因病而亡,曹叡聽到這個消息,嘆息著大魏又少一位良臣,假裝悲傷過度昏倒,由辟邪扶進了寢宮。曹丕留給曹叡的輔政大臣,只剩下司馬懿一個了,司馬懿也是最難對付的一個,假如放司馬懿回到長安,只怕司馬懿會招兵買馬,自立為王,如果將司馬懿留在洛陽,司馬懿的門生遍布朝野,那大魏還是司馬懿的天下。
張春華得知郭照的死訊,食不下咽。司馬懿帶著司馬師來到陳群墓上祭拜,司馬懿與陳群是最早追隨曹丕的人,感情頗為深厚,司馬懿沒料到當日在凌云臺上見到陳群,竟是此生最后一面,臨走之時司馬懿叮囑司馬師日后要多向陳群學習,陳群為人敦厚,開創(chuàng)大魏九品官人法,為大魏朝廷做出巨大貢獻。
曹叡想招降遼東的公孫淵,但是公孫淵已經(jīng)向吳國稱臣,且擊敗了大魏的幽州刺史。遼東距離洛陽四千里,條件艱苦,從洛陽到達遼東至少百日之期。曹叡將這一切一五一十講與司馬懿聽,司馬懿請旨前去蕩平遼東,但因其已經(jīng)年過六十,司馬懿擔心自己壽數(shù)不夠,向曹叡提出十個月拿下遼東的想法,他必須在死之前趕回洛陽,讓曹叡心安。曹叡回憶著當日司馬懿背著自己去見郭照,這才保住他一命,曹叡想讓司馬懿再背他一次,司馬懿借口已經(jīng)老邁,背不動了,沒想到曹叡立刻躬下身來要背司馬懿,司馬懿嚇得慌忙下跪,曹叡叮囑他此次出征定要得勝歸來,司馬懿臨走看到曹叡鞋子沒有穿好,便親自幫他穿了鞋子才走。司馬懿走后,曹叡又將鞋子脫去,笑說司馬懿真像個忠臣,可惜忠臣功高必會震主,希望司馬懿此去遼東,回不來最好。
遼東乃是公孫淵的地盤,公孫淵占盡天時地利人和,;司馬懿遠征遼東,糧草遠程補給困難,這明擺著就是曹叡的借刀殺人之計,司馬懿看穿曹叡的計謀,卻并不點破,他認為曹叡借的這把刀不太鋒利。司馬懿羨慕諸葛亮,司馬懿只能成為別人手中的刀,而諸葛亮既是刀,又是持刀人,一切謀劃全在自己。
幾個月后,曹叡接到了司馬懿平定遼東的捷報,戰(zhàn)勝之后,司馬懿未等圣旨便將公孫淵及其家人、將士等將近一萬人全部殺了,曹叡認為這就是司馬懿造反的前兆,一氣之下從龍椅之上栽下而昏倒……
大軍師司馬懿之虎嘯龍吟第26集劇情介紹
曹叡病入膏肓無力再斗司馬懿 曹叡托孤一波三折遭脅迫
曹叡整日飲酒作樂,沉迷女色,連續(xù)免朝幾日,大臣們紛紛擔心曹叡身體吃不消,曹氏宗族中曹叡的叔叔曹宇,堂兄弟曹肇等,擔心司馬懿在遼東把持兵權,風頭正盛,曹叡身體孱弱,如有一日遭遇不幸,那恐怕整個大魏就要落在司馬家手里了。
這日早朝散去之后,辟邪親自邀請曹宇前去見曹叡,大臣們皆以為可能是曹叡病重,臨終急于向信賴之人相托國事。曹氏宗族的人暗自欣喜,司馬懿一派以孫資、劉放為首的朝臣,則擔憂曹氏宗族上位,于司馬懿和司馬懿的門生士族不利。
曹叡病重,連坐起來都有些困難,于是曹叡躺在病床上接見了曹宇。曹叡無子,在曹氏宗族里面選定了一個太子,太子年幼,曹叡請曹宇扶持太子,莫讓曹家的天下被他人得去。曹叡老一輩的叔叔們大多老去,能托付的唯有曹宇了,但曹宇品行一般,頭腦簡單,簡直就是草包一個,但這也是曹叡最無奈的選擇,只有將權力放在曹家人手里,他才能放心。曹叡封曹宇為大將軍,讓其和領軍將軍夏侯獻,屯騎校尉曹肇,驍騎將軍秦朗,武衛(wèi)將軍曹爽共同輔政。
孫資安插在曹叡身邊的內(nèi)監(jiān)將曹叡托孤之事告知,孫資擔心曹宇掌控大魏,他們這些司馬懿的門生便會受到打壓,大廳到曹叡宮門前當值的是頭腦簡單的曹爽之后,孫資便開始謀劃了。
孫資慌忙來到宮門前,曹爽不肯讓孫資等人進去,孫資詢問皇帝是否選了曹宇輔政,曹爽直言自己也在輔政大臣之列,孫資故作驚訝,然后提醒他快到大禍臨頭了,曹爽比曹宇低一個輩分,論資歷威望都不及曹宇,恐怕日后要永遠屈居與曹宇之下,再無出頭之日了。曹爽本一心想得大將軍之位,在孫資的連唬帶蒙之下,曹爽隨他們趕到宮內(nèi)見曹叡。
孫資解釋曹宇是曹操親子,威望甚高,手握兵權之后必會擁兵自重,曹宇的黨羽夏侯獻、曹肇等,得知曹宇位列輔政大臣之后,皆在后宮肆意妄為,甚至調(diào)戲?qū)m女。孫資推薦曹真之子曹爽擔任大將軍之職,并召司馬懿回來輔佐曹爽,曹叡同意讓曹爽擔任大將軍,讓孫資去準備詔書,但是司馬懿是否召回,他還心有顧慮。
曹爽得知曹叡反悔,立刻趕回曹叡寢宮,曹爽擋在門前,曹宇不顧一切沖了進去,曹叡累極又昏倒了,辟邪將曹叡最新的旨意講與曹宇聽,讓他盡快離去,曹宇便與辟邪爭執(zhí)起來,大罵司馬懿是虎狼之輩,讓司馬懿擔任輔政就是引狼入室。曹叡被曹宇的吵鬧聲驚醒,他對司馬懿也不放心,司馬懿老謀深算,曹爽還很年輕,讓他二人輔政,那完全就是司馬懿主導,曹叡已經(jīng)病入膏肓,無暇細想,又改主意讓曹宇繼續(xù)擔任大將軍輔政。曹爽在門外聽到后,擔心自己的大將軍之位又沒了,慌忙追上孫資,讓其拿主意。
孫資和劉放拿著筆墨來找曹叡,一直說著曹宇可能有謀逆之心,不能托重任于曹宇,曹叡只說了句隨你們,便又昏過去了。孫資托走一直守在曹叡身邊的辟邪,趁曹叡昏迷,執(zhí)曹叡之手強迫寫下了圣旨,圣旨中寫明要驅(qū)逐曹宇、曹肇和夏侯獻,并召回司馬懿。辟邪在一旁大罵孫資、劉放虎狼之心,欺君罔上,逼宮造反,怎奈沒了曹叡的辟邪,只是一個小小宦官,說的話毫無作用。
司馬懿奉旨回朝,途徑溫縣老家,縣令帶著許多當年司馬懿的老街坊、鄰居皆來迎接,司馬懿見鄉(xiāng)親們熱情,便下令大軍駐扎在城外,自己進城與父老鄉(xiāng)親小聚。
曹叡病情日益嚴重,一天內(nèi)清醒的時間不多,清醒的時候,有時連身邊的人都不認識了。太醫(yī)如實將他的病情說來,曹叡反倒大罵太醫(yī)想要詛咒死他,要殺了太醫(yī),曹叡的皇后郭氏想要阻止曹叡,曹叡一聽郭皇后,便立刻想起郭照,誤將自己的皇后當成郭照,差點將其殺死。曹叡一想起郭照便有些發(fā)狂,揮舞著手中劍亂砍一通,辟邪跪在劍下叫著曹叡,曹叡才認出辟邪,慢慢靜下心來。曹叡嘆息司馬懿都六十多了還沒死,自己才三十六歲卻快要死了,曹叡痛罵命運不公,父親留下來的江山怕是要守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