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軍師司馬懿之虎嘯龍吟第37集劇情介紹
司馬懿避鋒芒臥病不起 曹爽朝堂上只手遮天
張春華去世,司馬懿給百官發(fā)了喪貼,司馬懿是皇帝太傅,按常理百官應(yīng)該前往司馬家奔喪。曹爽接到喪貼之后,非但不愿前去 奔喪,還故意以喜得麟兒之理由宴請百官,一方面故意羞辱司馬懿,一方面審視百官對他和司馬懿的態(tài)度,如果哪個官員去司馬懿家奔喪,而沒給曹家賀喜,那這名官員日后的前程怕是要毀了,曹爽認為司馬懿就算是只老虎,獠牙也早就被他掰光了,已經(jīng)完全沒有再翻身的機會了。
司馬家的喪禮上,那些和司馬懿一樣是三、四朝的元老前來吊唁,大多數(shù)的官員都前往曹府賀喜去了。夏侯玄得知張春華的死訊,將曹爽痛斥一番,然后前往司馬家吊唁,曹爽對夏侯玄的行為已經(jīng)習以為常,便隨他去了。
郭太后帶著皇帝前來吊唁張春華,這時莫大的榮耀,曹爽也不得不前往司馬家吊唁。曹爽帶著自己手底下的兵馬前往司馬家吊唁,司馬懿見曹爽來者不善,猜想他可能又要刁難,便當著皇帝面裝作昏倒,所有人都以為張春華死了之后,司馬懿便萎靡不振,再也站不起來了。
司馬懿的學生鄧艾之前被曹爽調(diào)出京城去種地,鄧艾盡的司馬懿真?zhèn)鳎苋蹋胁牛N地也中的好,曹爽見不得鄧艾有所作為,又借故將他調(diào)回京城,只給了個閑職冷落著。鐘會見不得司馬懿一派日漸凋零,三番兩次勸說司馬懿反擊曹爽,司馬懿卻都只是聽聽而已,鐘會便轉(zhuǎn)而勸說司馬昭,司馬昭和鐘會一心想置曹爽于死地,但是司馬懿不發(fā)話,他們也只能干著急。
司馬懿這一病,在床上躺了好幾年,司馬師常常到墓園掃墓,思念著夏侯徽,仿佛司馬家的人都已經(jīng)沒了當年的雄心,甘心當一個不得勢的臣子。
蒹葭為曹爽生的兒子取名麟兒,已經(jīng)會給父親敬酒了,曹麟像普通兒子向父親敬酒一般,給曹爽敬酒,何晏卻在一旁說曹麟說錯話了,之后帶著一幫舞女一起直呼萬歲,叩拜曹爽,曹爽心里所想被何晏這么說出來了,心里高興極了,又不敢表露。何晏提建議可以讓曹芳禪位給曹爽,這樣就名正言順了,司馬懿已經(jīng)病了很久,勢力還在,曹爽擔心司馬懿從中作梗,打算還是先試探群臣的態(tài)度。
第二日早朝,曹爽故意遲遲不到,曹芳便讓群臣等著曹爽到了,再開始早朝。大魏律法,臣子見皇帝時不得帶兵刃,曹爽來到殿上,卻身穿盔甲,身帶寶劍,孫禮為首的司馬懿一派指責曹爽,曹爽卻說自己是為了保護皇帝,劍斬亂臣,言外之意就是誰反駁他誰就是亂臣,大臣們正欲爭執(zhí),曹芳宣布賜曹爽以后可持劍上殿,曹爽得意地傲視群臣。曹爽故意握著寶劍,走進曹芳身邊,將頭盔重重放在曹芳的案桌上,又輕輕拿出一個裝著蛐蛐兒的玩物送給曹芳,曹芳還是孩子,見著好玩兒的便沒想那么多,曹爽轉(zhuǎn)身走了沒幾步,又沖上案桌旁邊,輕輕拿走自己的頭盔,在大殿上橫行無忌,故意試探著曹芳和群臣的態(tài)度。
早朝過后,曹爽欲尋孫禮錯處,將他下獄,丁謐忙阻止曹爽,孫禮是幾朝忠臣,在軍中威望極高,如果能將孫禮籠絡(luò)到曹爽這邊,那其他擁護司馬懿的老臣就都不攻自破了。曹爽不愿意討好孫禮,又覺得丁謐說的有道理,便將孫禮外放到并州當刺史,并州現(xiàn)在正和匈奴交戰(zhàn),孫禮的死活就聽天由命。
孫禮來向司馬懿告別,司馬懿病的不輕,將孫禮錯認做鄧艾,發(fā)現(xiàn)自己認錯之后,又惦記著當年諸葛亮搶奪糧食之事,問蜀軍的糧草還能撐幾天。孫禮見司馬懿如今病得神志不清,朝堂上曹爽作威作福,無人能夠匡扶大魏社稷,痛心不已。
大軍師司馬懿之虎嘯龍吟第38集劇情介紹
洛陽空城司馬懿病愈 司馬懿聚眾欲罷黜曹爽
曹爽欲帶領(lǐng)百官前往高平陵祭祖,丁謐擔心百官出城之后,洛陽就形同空城,如果有人關(guān)閉城門,那百官就都進不來了,現(xiàn)如今司馬家的勢力還在,司馬懿還是要防著的。何晏認為司馬懿已經(jīng)病入膏肓,根本無須顧慮了,但為了以防萬一,何晏提出自己留守洛陽。
這些年來何晏和司馬昭一直來往密切,雙方互相利用來探知對方動向,何晏問起司馬懿今日病情如何,司馬昭嘆息說著每況愈下,自從司馬懿病倒之后,司馬師也沒了從前的斗志,常常守在夏侯徽的墓園前,司馬昭稱司馬師對他已經(jīng)沒有任何威脅了,希望通過何晏接近曹爽,得到曹爽的重用,何晏信誓旦旦說著等曹爽從高平陵回來,就為司馬昭引薦。
丁謐提拔李勝為荊州刺史,讓李勝赴任前去司馬家探查司馬懿的病情。司馬懿在二子的攙扶下出來接見李勝,李勝稱自己要到荊州赴任,前來此行,司馬懿卻囑咐說并州常有匈奴作亂,讓他一切小心,雙方溝通許久,說的卻完全是兩個話題,司馬懿常常將對方說的話聽岔了,還要司馬昭給他解釋許久他才能聽明白,李勝見司馬懿已經(jīng)病重至此,相信他再無威脅。
曹爽帶著百官出城,這正是司馬家絕地反擊的好機會,司馬懿安排司馬師悄悄聯(lián)絡(luò)當年那些老臣。夜里柏靈筠醒來,發(fā)現(xiàn)司馬懿不在身邊,她舉著蠟燭四處尋找,在書房發(fā)現(xiàn)司馬懿穿戴整齊且手持寶劍,柏靈筠奇怪,白天的司馬懿還病得不省人事,到了晚上卻精神百倍,詢問之下才明白,原來司馬懿這些年完全都是裝病,現(xiàn)如今到了他起事的關(guān)鍵時刻。柏靈筠勸說他放手,夏侯玄在長安掌握十萬兵力,國內(nèi)到處都是曹爽的兵馬,現(xiàn)如今司馬家和曹爽實力懸殊,已經(jīng)忍了一輩子了,不妨再多忍些時日,司馬懿認為正是因為忍了一輩子了,所以才要在臨死之前放手一搏。
汲布訓練的那些死士,早已成為精英,此刻也到了他們派上用場的時候。司馬懿向郭太后請旨,以太后之名清君側(cè),罷黜曹爽,郭太后很清楚曹爽一旦被罷黜,朝堂便是司馬家的了,但曹爽這些年來作威作福,多次欺凌她,她猶豫之下還是在司馬懿的奏請上蓋了印章。為阻斷曹爽回洛陽退路,司馬懿讓司馬師派人在城外埋伏,自己和汲布一起到洛陽武庫控制洛陽的兵器。
司馬懿路過曹爽家,曹爽家高臺上的侍衛(wèi)看到司馬懿的軍隊,全都亂了陣腳,何晏慌忙布防想要阻擋司馬懿,曹爽留下的防衛(wèi)兵常年不經(jīng)戰(zhàn)事,皆膽小怯懦,眼看著司馬懿的軍隊經(jīng)過曹府,卻不敢反抗。
司馬懿的人馬圍住了武庫,武庫守衛(wèi)官想要攔截,司馬懿只身一人來到守衛(wèi)官面前,守衛(wèi)官舉劍欲殺司馬懿,沒想到司馬懿雖然年邁,卻依然健碩,輕松反擊并殺死了守衛(wèi)官。其他守衛(wèi)見將官已死,紛紛投降司馬懿,司馬懿攻入武庫,將所有武器全部拿走。
司馬懿的三千兵馬控制了洛陽以及洛陽城外的浮橋,但此刻天子、百官都在曹爽手里,如果曹爽狗急跳墻,傷害曹芳,或者以曹芳的名義從其他地方調(diào)兵勤王,那是司馬家都必將死無葬身之地。蔣濟是四朝老臣,威望頗高,他自愿前去說服曹爽投降,只求司馬懿能放過曹爽性命,司馬懿當著洛水發(fā)誓,此番興兵不篡權(quán),不濫殺,只為匡扶涉及,只要曹爽肯投降,只剝奪他兵權(quán),可放他性命,留其爵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