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汽車圈的現(xiàn)象級品牌,那絕對少不了馬自達。雖然它的絕對“信仰粉”數(shù)量可能跟本田這類大廠還無法抗衡。但可以確定的是,無論你是誰家粉絲,只要你喜歡車,就會多多少少會對馬自達這個品牌產生好感。
按理說,如此惹人愛的品牌,銷量自然也應如日中天?苫氐浆F(xiàn)實中來,國內馬自達兩個合資廠的全年銷量加在一起,甚至都不敵大眾一個月在華的銷量數(shù)據(jù)。同時之前引入過的RX-8、MX-5這類小眾車型,最終也都是慘淡收場......這就像一位被所有人夸贊,德才兼?zhèn)涞呐,到最后卻沒有人追求一樣,實在令人惋惜。那究竟是因為什么原因,導致這個全民寵愛的品牌卻銷量慘淡呢?
我們先來分析分析馬自達在國內為什么賣得不好,到底是產品的問題還是廠家策略出了問題。
眾所周知,馬自達一直都是一個主打運動的品牌,而對于消費者來說,最能直接感受到運動性的指標就是加速。尷尬的是,目前馬自達沒有一臺真正意義上的大馬力發(fā)動機。國內在售的所有產品中,動力最強的車型是阿特茲,但是它也僅僅使用了一臺192馬力的2.5L自然吸氣發(fā)動機,百公里加速8秒開外,根本談不上“性能”。
至于馬自達一貫強調的操控和駕駛樂趣,其實很難直接刺激消費者的感官,同時絕大多數(shù)消費者的駕駛能力也不夠試探到馬自達功底究竟有多深厚。所以馬自達最終給人留下的印象就是,一個主打運動路線的品牌,車輛的加速性能甚至比不過很多中庸的買菜車,實在是有點尷尬。
作為一個公認的小廠,馬自達沒有什么資本像本田、大眾那樣搞車海戰(zhàn)術。這也就導致馬自達的國產車型不多,目前在售的僅有5款。分別是一汽馬自達的阿特茲、CX-4以及長安馬自達的昂克賽拉、CX-5以及CX-8,就算加上剛剛發(fā)布的CX-30,也不過6款車型。
除了產品數(shù)量少以外,馬自達的動力系統(tǒng)也非常單一。整個品牌都在用1.5L、2.0L以及2.5L這三臺自然吸氣發(fā)動機,絕對性能弱不說,對于很多喜歡渦輪增壓和混動的人來說,全系自吸無疑是“勸退”了不少用戶?纯锤舯诒咎锖拓S田,自吸、渦輪、混動三種不同的動力總成統(tǒng)統(tǒng)都能買到,無論粉絲偏好哪種形式,最終都能實現(xiàn)信仰充值。
而且本田的1.5T,性能也不輸馬自達2.5自吸,油耗還更低。至于傳說中的SkyActiv-X壓燃動力系統(tǒng),目前遲遲未上市。也許在死忠粉眼里,這是對自然吸氣的堅守,但是又有多少死忠粉能為馬自達頻繁買單呢?
朗逸可謂是特供車典范
要想立足于一個市場,了解消費者的需求非常重要,而這一點顯然馬自達做的不太好。中國消費者喜歡什么?空間大、價格便宜的車。所以像是大眾朗逸、本田凌派、別克英朗之類的特供車,大部分也都是這個路線,并且銷量都極好。
但是馬自達針對中國市場的特供車是CX-4,也就是一款空間非常小,而且定位十分小眾的緊湊級轎跑SUV,主打年輕操控,顯然與大多數(shù)中國消費者的需求是相違背的。
其實中國消費者對于空間和尺寸的需求跟美國有些相似,所以當馬自達要引進一臺中大型SUV的時候,大家都以為馬自達會把北美的2.5T CX-9引進,但結果馬自達卻把主打亞洲市場的CX-8國產了。雖然CX-8的空間和尺寸也不差,但是動力太弱了,2.5自吸帶1.8噸重的CX-8空載都非常吃力,如果拉滿7人,動力表現(xiàn)實在堪憂。而且看上去也不如CX-9那般霸氣。
抓不住準消費者的需求,馬自達的產品注定只能賣給一小部分人。
之前看過一個消息,馬自達的銷量雖然不多,卻依然能賺錢,這就證明馬自達的單車利潤是非?捎^的,這也側面反映了馬自達的終端銷售情況。
無論是本田、大眾、別克、日產,在終端的優(yōu)惠力度都是蠻大的,消費者進店看車,基本都能感受到一種“價格驚喜”。但是馬自達的優(yōu)惠力度普遍不大,即使是上一代昂克賽拉國5甩賣時,優(yōu)惠也不過2萬左右,與對手日常就動輒兩三萬的優(yōu)惠力度相比,終端價格就沒有任何優(yōu)勢了。
看到這,大家可千萬別說這一兩萬的差距影響不大,在馬自達產品覆蓋的價格區(qū)間(11.29-33.08萬)內,一兩萬的差價已經(jīng)不小了,的確會影響消費者的最終決定。
雖然當下的國內汽車消費市場已經(jīng)比前些年成熟了許多,但是仍有很多人買車只看表面,對于駕駛、設計理念等方面完全沒有概念。
從這個角度來說,馬自達沒有動輒8、9個擋位的變速箱,沒有看似“先進”的渦輪增壓發(fā)動機,甚至新款馬自達3的后懸掛還改成了扭力梁......從硬件參數(shù)來說確實不好看。至于馬自達擅長的操控、駕駛樂趣、動力匹配等需要一定駕駛敏感度才能感知的優(yōu)點,對于大多數(shù)用戶來說依然是非常模糊的概念。這邊會導致很多消費者在購車時,在家光看數(shù)據(jù)就把馬自達勸退了,就更別提進店看車和上路試駕等后續(xù)步驟了。
當然啦,說了這么多馬自達為什么在國內賣不動,作為馬粉的我自己都有點難過了,接下來咱們就聊聊馬自達這個廠家為什么能夠被那么多愛車的人喜歡吧!
要說馬自達車型的外觀設計,絕對是最值得說的一點。在馬自達的理念中,好看的設計遠比實用性更重要。舉個例子,現(xiàn)款馬自達2的設計師柳澤亮曾表示,他們不想讓馬自達2被貼上便宜、空間大、油耗低這類毫無個性的標簽。
于是,在設計馬自達2的時候,他們將該車的A柱往后移,增加了車頭的長度,將負載集中到車輛中后部,從而提升車輛的操控性以及視覺生命力。
而這樣做換來的結果就是,馬自達2擁有同級別最為帥氣的外觀以及相當優(yōu)秀的操控性,但是后排空間表現(xiàn)卻妥妥墊底。其實在馬自達的產品研發(fā)過程中,類似的案例非常多,為了好看的設計,他們可以犧牲掉空間,只是為了保持個性。
包括阿特茲、昂克賽拉在內都是,作為一款橫置前驅車,馬自達的轎車普遍車頭很長,A柱非?亢螅@樣帶來的是更漂亮的外形以及更好的操控性,但卻犧牲了車輛的空間。
除了設計以外,馬自達還有一點非常值得稱贊的就是原汁原味。很多廠家在把車型國產的時候,都會針對中國市場進行一些“魔改”,甚至連Carplay這樣的功能都能減配掉(尤其是日系廠家)。
馬自達一直以來都堅持原汁原味引進的方式。只要是全球車,來到國內后除了一些配置的調整外,基本都不會做什么改動,能夠最大程度讓車迷體驗到純正的感受。
當然,也正是因為馬自達堅持原汁原味的態(tài)度,才不會把阿特茲或者CX-5這類車型針對中國市場進行加長吧。
在馬自達的字典里,人與車一定是互相呼應的,這也正是他們“人馬一體”理念的核心所在。因此,馬自達的車型普遍都具有同級別領先的駕駛樂趣,即使是CX-5、CX-8這類的SUV車型,依然能提供非常好的駕駛感受 。
為了更好的路感,馬自達選擇讓減震變得更硬。為了更加靈活的車尾,馬自達背負罵名為昂克賽拉換上蝶形后懸掛。包括我之前在山路試駕CX-8的時候,都能明顯感受到它的轉向系統(tǒng)非常靈敏,絕對不是那種油膩膩的中年SUV風格。
馬自達還有一點非常讓我欣慰的就是他們對待用戶的態(tài)度非常積極坦誠。例如之前CX-5的“失速門”事件,馬自達在經(jīng)過調查后立即確認了是汽油泵的問題,于是便召回問題車輛并免費更換了汽油泵。
反觀另外一家日系廠家,他們的車在使用了同樣批次型號的汽油泵,并且同樣出現(xiàn)了高速失速事件后,卻選擇了更低成本的召回解決方式,并沒有從根本上改善硬件問題。對比之下,馬自達是否良心想必不用我多說什么了。
或許馬自達從骨子里就沒想過變成一家“大廠”,小而美是他們自己選擇的發(fā)展方式。就像他們的經(jīng)營理念一樣--全世界只要有百分二的消費者認可馬自達汽車便足矣。如果從這個角度來說,他們想實現(xiàn)這個目標一點都不難,因為2018年馬自達的全球市場占比1.7%,距離他們說的2%已經(jīng)很近了。
車好不好往往是行業(yè)內的主觀評價,大家關心的是它的優(yōu)點,如果它的優(yōu)點足夠突出,那它就是一輛好車。而銷量好不好是由市場決定的,消費者關心的是它的缺點,如果它的缺點剛好是消費者最看重的需求,那么這輛車的銷量一定不會太好。所以,馬自達賣不動不是它不好,可能只是它不想討好所有人吧。
你為什么在購車時放棄了馬自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