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總說家用車,但我們卻很少去深究,怎樣的一款車才算是一款合格的家用車,以至于逐漸形成了“XX萬元以內(nèi)都是家用車”這樣的話語。但是,事實并非如此,家用車,就該有“家用”的樣子!
家用車究竟應(yīng)該是什么樣,兵哥認為根據(jù)不同人群的不同需求,自然難以擁有一個統(tǒng)一的標準,但是,就我試駕的這款雷凌雙擎科技版來說,我認為其不失為一個優(yōu)秀的家用車范例。雖然,這個范例的前提是以我自身的需求出發(fā),不過我還是希望,我這次的試駕體驗起碼能給大家一個方向,讓大家更好地認清自身的需求。
空間,無法忽略的第一要素
就我個人而言,日常用車大多為1-2人,只有小部分的時間會有3-4人出行的情況,5人出行的需求幾乎為0。但即便如此,我依然認為,空間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而作為油電混合的雷凌雙擎,在更換TNGA架構(gòu)之后,空間是否有變化呢?
從實際的體驗來看,這款雷凌雙擎科技版的縱向空間讓人滿意,與同級別的主流產(chǎn)品朗逸、軒逸等車型比較,其實相去不遠。而且值得一提的是,其后備箱的空間并沒有受到電池組的影響,這也使得它有著相當出色的后備箱儲物空間。
但是,后備箱空間得到保證,乘坐空間上卻受到一定的影響,抬高后的地板對前排的乘坐體驗并沒有任何影響,但卻會抬高后排乘客的腿部,對于腿長的乘客來說,難免會給人一種座墊長度不夠的感覺。但是,個子高的乘客其實也不用擔心乘坐空間會小,因為后排的車頂做了“偷空”的處理,因此頭部空間依舊是值得肯定的。
油耗與安全,家用車第二要素
除了空間以外,我個人認為,油耗與安全性應(yīng)該是家用車的第二要素。在這兩點上,我必須給這輛車一個贊。首先說油耗方面,這輛車我總共的試駕時間為3天,在這3天的時間里,涵蓋了高速、國道、城市道路,其中更是以城市道路為主,但最終的平均油耗表顯為3.6L/100km。這個成績有多優(yōu)秀,相信已經(jīng)不用我過多贅述。
其次是安全方面,除了標配的10氣囊保護以外,其主動安全配置的存在也不容忽視。比如車道偏離預(yù)警系統(tǒng)和車道保持輔助系統(tǒng),前者在車輛未打轉(zhuǎn)向燈的前提下發(fā)生偏離車道的情況,就會出現(xiàn)“滴滴滴”的提示音。同時,車道保持輔助系統(tǒng)發(fā)揮作用,輕柔地回正方向盤,讓車輛保持在道路中央。不得不提的是,車道保持輔助系統(tǒng)的介入非常輕柔,并不會發(fā)生明顯的搶方向盤動作,因此不會對日常的駕駛動作有明顯的干預(yù)行為,這一點非常人性化。
同時,這輛車還配備了自適應(yīng)巡航系統(tǒng)、倒車影像、自動駐車、上坡輔助、主動剎車、自適應(yīng)遠近LED燈,因此在安全性的防護上,我認為是非常滿意且值得肯定的。
動力與操控,點到即止即可
我個人是很喜歡動力強且操控好的車輛,相信大多數(shù)人同樣如此,可是對于一款家用車來說,動力和操控確實沒那么重要。雷凌雙擎科技版搭載的并非過去讓人熟知的豐田混合動力三大件,除了發(fā)動機之外,變速箱和底盤都在TNGA架構(gòu)的加持下得到了升級與加強。
在實際的駕駛中,相比舊款雷凌雙擎來說,不論是動力響應(yīng)速度、駕控感、噪聲控制都得到了加強,但也只是到此為止了。動力方面,它并沒有強勁的起步、加速與推背感,但是它能給你很線性、輕快的起步感受,這一點在市區(qū)堵車時對駕駛者非常友好,生活在廣州的我深有體會。
駕控方面,雖然雷凌雙擎的車重比之朗逸等車型更重,但駕駛起來的感受卻是比之更加地輕快,油門如此、剎車如此、方向盤轉(zhuǎn)向手感亦如此。而底盤的感受則是它更適應(yīng)在城市的道路行駛,在平直路面上能將細小震動過濾得很好,保證車內(nèi)的舒適性。但是在通過爛路或者高速通過顛簸時,對于車身的震動抑制依舊有待加強。
我為什么說雷凌雙擎是一個很好的范例,其實并非指其擁有超越同級別車型的超強產(chǎn)品力,也并非指其擁有同級別車型望塵莫及的超低價格。相反的是,這輛雷凌雙擎科技版的指導(dǎo)價為15.08萬元,價格并沒有優(yōu)勢。而且相比同價位的自主品牌車型來說,它的配置也顯得沒那么出彩了。
但是,這輛車卻很好地做到了揚長避短,它放大了空間、油耗、安全三方面的優(yōu)勢,使其能夠超過我們對這些要素標準的水平線。同時,它又將動力和駕控維持在合格線之上,讓我們在代步之余還能感受有一點小驚喜,不得不說,這實在是一件會讓人感到幸福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