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經社訊)馬云的一番慷慨演講之后,也許互聯網巨頭們并沒有意識到,整個行業(yè)將會在未來的兩個月內,迎來至暗時刻,誰也無法獨善其身。
從互聯網金融開始,螞蟻金服上市被叫停,而后又是各大巨頭們一夜之間全部撤出互聯網存款產品。本當大家調轉車頭,看中社區(qū)團購這個萬億級市場,集"流量+資本"一哄而上之時,大家都沒意識到的是,"反壟斷"這把利劍已然出鞘。
毫無意外,首先"遭重"的就是在社區(qū)團購中忙個不停的互聯網巨頭們,如今互聯網領域的頭部選手無一不入局"廝殺"。騰訊、阿里作為如今該行業(yè)的"兩座大山",自然逃不過監(jiān)管的雙眼,一開始的點名批評,大家都覺得不痛不癢,最終迎來了在社區(qū)團購中的"覆滅"。
騰訊、阿里雖不是因社區(qū)團購而被罰,但明眼人都清楚,上面的意思是,民生的大事你們不能碰。也許是過往的幾年當中,互聯網企業(yè)在"一路綠燈"之下過得太過安逸,才會忘了"舉頭三尺有神明"。
為什么社區(qū)團購會成為一個"導火索"?
原因上文也已提及,那就在于社區(qū)團購和外賣、網約車等領域有著莫大的區(qū)別,而互聯網企業(yè)們過去的一些做法,也讓我們看到了在資本的洪流之下,其真能無往而不利;ヂ摼W巨頭們的全軍出擊,輕則擾亂市場價格體系,重則達成"壟斷",而在這之后我們每個人也就變成了"韭菜",試想一下,如果某天我們大家去買菜,一個雞蛋在市場上的普價達到2元甚至更高時,我們是多么的無能為力。
或許互聯網巨頭們都沒想到,讓社區(qū)團購能夠降溫如此之快的原因,除了監(jiān)管,還因為互聯網。各大資本一入場,頓時人聲鼎沸,大家都當起了預言家,開始自發(fā)的抵制起"不要錢的雞蛋"。這也是這個時代賦予我們普通人的東西,互聯網的蓬勃,讓我們有了更高的眼界,也就有了"抗拒"的籌碼。大家可以看看,古往今來,民眾與國家一條心的時候,何事不成?
社區(qū)團購就這么成了"反壟斷"的第一槍,即使"壟斷"還本是難覓蹤跡的事情,我們也已經很清楚事情的走向。因為在利益面前,我們很難承受,況且互聯網巨頭們有的是資本和時間。也因為社區(qū)團購,互聯網巨頭們一個個地被"秋后算賬",首當其沖的依舊是阿里帝國,平安夜的一個"重磅炸彈"讓其市值跌去6000多億,阿里跌下神壇一說甚囂塵上。
而第二個"中招"的就是彼時的第三大互聯網巨頭美團,"大數據殺熟"余熱未退,"反壟斷"訴訟接踵而至。這個原本生機勃勃的企業(yè)似乎"一夜蒼老",隨后更多的"黑料"被不斷挖出,相比阿里,美團甚至還未觸及"神位"就已跌落。
在"九不得"的制約之下,原本喧鬧的社區(qū)團購,總算恢復了片刻寧靜,但在12月29日,京喜事業(yè)群的成立,卻好似拉開了下半場的序幕,因為在第二天,電商三家互聯網巨頭被處罰的消息就不脛而走。
12月30日,市場監(jiān)管局對京東、天貓、唯品會分別處以50萬元的處罰,如同此前一般,罰款雖小,但無疑又是釋放出的一個警告,對比此前阿里、騰訊被罰,不少人開始聯想,"反壟斷"再加碼,難道說,社區(qū)團購之后,輪到電商了?
通過上圖我們也可得知,處罰的原因是"不正當價格"行為,雖然并未提及"反壟斷",但無疑是在警告這些平臺,要還行業(yè)秩序的穩(wěn)定、要規(guī)范自己的經營行為。眾所周知,電商這幾年吃盡了時代發(fā)展的"紅利",同時各種亂象也是層出不窮,國家的這次出手,無疑也是基于我們普通人的利益出發(f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