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普通的消費者,在買車的時候想必都是在各個車型、配置等反復思量,務求找到最適合自己心水的車款。同時,又要在4S店銷售的指導之下,搞清楚各式各樣現(xiàn)金/綜合優(yōu)惠、贈品、金融條款究竟是如何才能生效的。其中所花的心思和功夫,有些人表示比起購買其它商品要繁瑣得多、復雜得多。
與此同時,也有一種意見稱相較于賣車,其實造車的難度要大得多。要考慮的因素多方面、多維度,從研究法規(guī)到投資建設,再到引入的車型和組裝等等,經(jīng)過一系列復雜而繁瑣的工序之后,我們才會見到量產(chǎn)的汽車產(chǎn)品。那么,究竟是制造汽車的難度高,還是將汽車銷售出去的難度更高?
汽車生產(chǎn)制造的過程不簡單
雖然汽車看起來就是三大件和車身與座椅的結(jié)合,實際上需要留意的部分并不少。從車身開始,才能了解汽車是如何被制造出來。由鋼材進入沖壓的一刻,就注定著這些鋼材不平凡的一生。
在沖壓車間,鋼材需要經(jīng)歷拉伸延長、切去多余部分、整形等部分。之后就會被送入沖壓線去壓制。沖壓線當中的模具,便能壓制出不同車型所需要的車身部件。車型不同、模具也不盡相同,因此沖壓線大多都擁有換模具的功能。
經(jīng)過檢驗合格的沖壓部件,就會被送入焊裝車間。在這里,原本一大塊的鋼材部件就會被焊接成白車身。大量的機械臂完成焊接的工作,以及龐大的運輸系統(tǒng)將零部件與車架零件運輸?shù)胶附由a(chǎn)線上。不同的車企對焊接的要求和技術都不相同,零部件和車身的焊接方法中有點焊、縫焊以及激光釬焊、鋁鉚接,車身側(cè)圍和底板總成就是通過這些方式進行組裝。
白車身被組裝完成后,就會送到涂裝車間進行噴涂的程序。此后便是對白車身的預清洗、電泳、噴涂等工序。部分車企由于技術要求,會在涂裝工序完成后進行注蠟,把液體蠟注入車體內(nèi)將其覆蓋,冷卻后的蠟液就能防止車身生銹和腐蝕。當然Audit奧迪特檢測的步驟依然會在涂裝車間出現(xiàn)以保證噴涂的效果。
到了最后,便是進入總裝車間進行發(fā)動機、懸架部件、車廂內(nèi)飾+座椅、包括各種天窗等配置都是在此車間完成組裝并調(diào)試。
賣車考驗心理關
那么,經(jīng)過如此繁復的工序制造出來的新車,就要從下線離開制造工廠運送到全國各大小城市的經(jīng)銷商等待著他們主人的到來。但是,怎樣才能吸引普通消費者成為這些新車的主人?這部分的工作就需要交由營銷部門來完成。
我們所認為的賣車,只是在店里和潛在買家聊聊價格、說說配置,再來就是買賣雙方在優(yōu)惠幅度的部分你來我往一下最后促成交易就完事了。倘若單純是表述“賣”這一行為的話,有這樣的理解還是挺正確的。不過問題的關鍵,是在于如何吸引消費者選擇這個品牌的車型,才能有后面“賣”的一個過程。
比如說通過將汽車與運動相結(jié)合,要知道汽車與運動兩大元素之間的關系頗為奇妙,汽車既是運動的一種,而運動也是汽車的一種呈現(xiàn)方式。因此,我們會看到不少車企會冠名和贊助體育比賽,如籃球聯(lián)賽、足球運動員的球衣贊助以及各類賽事。
除此以外,隨著汽車消費群體年輕層的下探,如何迎合他們的喜好、審美和個性的呈現(xiàn),成為車企在營銷方面的研究課題。還有一些車企會與電影、影視制造進行跨界捆綁,務求拓寬潛在消費者的年齡層面,傳播知名度。如今,出現(xiàn)了車企與航空航天事業(yè)的交流合作,通過在技術研發(fā)層面、科技和材料科學等方面的合作,提升汽車產(chǎn)品技術,同時也能為車主、潛在客戶群進行線下的體驗活動,增加品牌的歸屬感。
當然,在各大綜藝節(jié)目當中亮相也是目前車企主流的宣傳方式,還有眾多的短視頻平臺、直播平臺的宣傳也逐漸多了起來。
究竟是造車難還是賣車難?這個問題并沒有標準答案,站在不同領域去解答都是正確的。作為消費者,很多時候只清楚其中的一個方面很難完整地解釋清楚。生產(chǎn)制造的難,在于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和技術儲備,以及人員的培訓等方面的軟實力,這是在起步階段就需要投入的。而營銷的難,在于如何去了解消費者的需求,解決他們的痛點以及吸引他們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