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消息,滴滴出行順風車事業(yè)部負責人張瑞今日在滴滴出行官方微信公眾號公布順風車整改進展。
針對核心問題的整改主要包括以下5個方面:
1.回歸順風車本質,盡全力抵制非法營運
順風車的本質是合乘出行,車主在有既定出行計劃的前提下分享空座,因此車主的接單次數(shù)和常用接單區(qū)域應該是有限制的,各地小客車合乘指導意見也做出了相關規(guī)定。為了最大限度預防安全風險,抵制非法營運的行為,我們將會嚴格按照指導意見要求限制接單次數(shù),規(guī)定車主在常用的路線上搭載乘客,讓順風車回歸順路合乘的本質。
2.去掉個性化頭像、性別等個人隱私相關信息的顯示
線下出行場景和人性的復雜性,讓我們意識到互聯(lián)網(wǎng)社交化產(chǎn)品的設計在順風車上使用是有風險的,個性化頭像、性別、個人評價標簽等信息的展示,本意是以此作為車主乘客同行的補充判斷因素,但卻給不法分子提供了挑選侵害對象的機會,給用戶出行埋下隱患。未來我們只展示出行相關必要信息,禁止合乘雙方編輯互評內容,評價標簽僅與出行相關,例如“準時、禮貌”等。
3.用戶準入信息篩查持續(xù)加強,盡最大努力杜絕人車不符
鄭州事件的兇手劉某在注冊時因不符合要求而被平臺拒絕,后通過其父的身份證件信息注冊,并讓其父代過人臉識別。為避免此類情況再次發(fā)生,我們會繼續(xù)加強用戶信息篩查,并在車主每次行程前進行人臉識別,嚴肅處理人車不符的情況。但線下場景復雜,我們還在不斷探索更多有效的方式,也希望大家給我們提出建議。
4.加大客服資源投入,提高客服處置能力
去年兩起事件中,都存在之前其他乘客投訴涉案車主行為異常的情況,但由于一線客服判斷能力不足,未能準確識別風險,導致投訴均未得到合理處置。事后,我們在各個環(huán)節(jié)展開了全面的安全隱患排查,投入大量資源升級整個客服體系。順風車也會接入滴滴平臺專門成立的安全響應中心,只要涉及安全類的投訴,全部交由專人第一時間處理,降低安全投訴被誤判或積壓的概率。
5.提升應急處置能力,優(yōu)化調證流程
在去年9月的滴滴平臺安全整改中,我們組建了7x24小時的應急指揮中心,為突發(fā)事件提供全方位支持,同時成立“警方調證對接工作組”并優(yōu)化調證流程,在接到警方進線后第一時間通過短信發(fā)送調證流程鏈接,收到警方回復后,最長不超過10分鐘即可配合警方完成調證工作。
除此之外,張瑞表示,滴滴順風車在用戶注冊準入驗證,產(chǎn)品流程,以及安全策略上也做了很多探索,希望提供給用戶更多安全能力和工具,接下來也會逐步公布這些方面的細節(jié)進展,并廣泛征求大家的意見,持續(xù)共建更安全的出行環(huán)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