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風華第35集劇情
朱瞻基想盡快辦完朱高熾登基一事,最好在三日之內(nèi)完成,因為他還要回榆川去解決別的事情。楊榮和楊溥對朱高熾的身體很是擔憂,他們怕朱高熾登基后時日無多,這樣將更加不利,但朱瞻基已經(jīng)顧不上這些了。朱高煦和朱高燧兩人都不肯出兵,楊士奇不得不再去假傳口喻來催促他們出兵,可是沒想到他們卻為難起楊士奇,指責他無故將備防的倭軍調(diào)來,二人一唱一和,稱他們已無出兵的必要,還要面見朱棣,楊士奇無奈之下只好順從他們的意思,表示會回去向朱棣通傳此事。
于謙為了掩蓋朱棣的尸臭,在營帳外曬了很多的咸魚,可沒想到卻適得其反,這一舉動讓朱高燧起了疑心,他覺得朱棣恐怕是已經(jīng)駕崩了,朱高煦相信了他的判斷,馬上讓三千軍后退五十里,完成了左右兩翼的合營,于謙怕朱高煦打著清君側(cè)的名義包圍大營來請求面圣,那他們的計劃就徹底泡湯。
朱瞻基向?qū)O若微告別,同時把聶興為救他而死的事情如實告訴了孫若微,孫若微稱自己知道聶興的剛烈性格,也早做好了心里準備,所以她不會再為聶興之死而傷心哭泣。朱瞻基聽到孫若微的話,忍不住詢問她,如果自己一去不回,她是否會為他而傷心流淚,若薇未置可否。
朱高熾按照朱瞻基的意愿,支撐著生病的身體勉強舉行了登基儀式,與此同時,朱高燧和朱高煦帶兵來到了朱棣大營,他們想要看一下朱棣的生死,而于謙和樊忠已做好了準備,并在大營中做好了埋伏。朱高煦和朱高燧單獨進了大營,在營帳內(nèi)并沒有見到朱棣,于是跑出來質(zhì)問。于謙表示,朱棣已于昨夜駕崩,朱瞻基已護送朱棣遺體回了北京,朱棣生前已留下圣旨,讓朱高熾靈前繼位。于謙宣布了朱棣的詔書之后,樊忠馬上下令關上了大營,并讓他埋伏的士兵圍了上來,準備與朱高煦他們大打一場。
朱高煦也做了準備,他放出響箭通知三千營前來踏平朱棣的大營,可沒想到響箭發(fā)了之后,三千營卻始終未到。原來,楊士奇一早去了三千營,假傳圣旨放三千營大假,宣布三千營的將士可以撤兵返京了,三千營的將士們聽后非常高興。在樊忠與朱高煦和朱高燧血戰(zhàn)之時,朱瞻基帶兵圍了大營,稱朱高熾已經(jīng)在靈前繼位了,改國號為洪熙,讓朱高煦和朱高燧都放下手上的兵刃,回京接受封賞。由于大局已定,三千營也沒有趕來幫忙,朱高煦無奈只能扔下了劍,忍氣吞聲地接受了這一切。
朱棣的喪事辦了之后,朱高煦和朱高燧不情愿地去面見朱高熾,朱高熾想要用兄弟情勸說他們放下過往,一起守好這個江山,可朱高煦他們卻完全聽不進去。朱高煦直接質(zhì)問朱高熾,究竟朱棣是怎么死的,為何朱高熾要偷偷摸摸地把朱棣的尸體運回京,他質(zhì)疑朱高熾一家動了手腳。朱高熾表示,所有的事情等朱棣的喪事辦完,各國使節(jié)離開北京之時,他們兄弟幾人再留下來好好地談一談,并再一次提醒朱高煦要記住,他們在朱棣面前立下的誓言。
朱瞻基大辦國喪,朱高煦和朱高燧都必須在宮里守靈七天,因為北京城內(nèi)全是朱高熾的人,這讓朱高燧非常后悔跟朱高煦回了北京,成了案板上的肉很難走掉,因此他對朱高煦很是埋怨。朱高煦稱如果他們不回北京,就會被冠上上叛賊的罪名,他們回來了,就是他們反敗為勝的最好時機。
大明風華第36集劇情
朱瞻基為了滅除后患,他跟于謙和楊士奇商量,想在守靈期間殺了朱高煦和朱高燧,防他們?nèi)蘸箢I兵造反。于謙不贊同朱瞻基的做法,因為所有的藩王都回京參加國喪,殺了朱高煦和朱高燧兩人,就等同于讓全國的藩王聯(lián)合起來一起造反。楊士奇不肯說出真實的想法,說著左右逢迎的話,這讓朱瞻基聽了很是生氣,于謙更是罵楊士奇膽小誤國。
胡尚儀任性不再處理后宮的事情,胡善祥認為她這是在給自己難堪,于是生氣地去找胡尚儀。胡尚儀按照宮中禮儀給胡善祥行禮,跟胡善祥請辭要去宮中老人買的京郊那塊地上養(yǎng)老。胡善祥聽后,非常生氣地怪胡尚儀還在生自己的氣,她承諾一定會養(yǎng)胡尚儀的老,但胡尚儀卻稱自己是因為失去了胡善祥,心中再無寄托了。
孫若微模仿朱棣的筆跡非常像,于是朱高熾讓她再幫自己一個忙。朱高熾想要赦免靖難遺孤,認為把這一項加在先帝的遺旨里是最好且最有效的方法,所以他要求孫若微用一夜的時間,模仿朱棣的筆跡,重新寫一份遺旨。孫若微得知朱高熾要赦免靖難遺孤,心里很是感動,在朱高熾要去守靈之時,她激動地跪下給朱高熾行大禮,感激他的慈悲。朱高熾去守靈之時,特意把朱高煦和朱高燧帶在身邊,一起在靈前守著,想讓他們念及兄弟之情。朱瞻基見朱高燧和朱高煦跟朱高熾同位,馬上想過去提醒朱高熾,可朱高熾?yún)s不讓朱瞻基這樣做,還在朱高煦他們面前指責朱瞻基不懂事,讓朱瞻基別管此事。
漢王妃趁著守靈的空閑時間把胡善祥叫了出去,讓她去見一下朱高煦。胡善祥非常緊張地去見朱高煦,聽到朱高煦說已經(jīng)燒掉了她的信,讓她心里輕松了一下,以為朱高煦就此放過她了,但隨后朱高煦提醒胡善祥,他們之間是有秘密的,他如果能逃出去再班師回來,就會讓胡善祥做皇后,他讓胡善祥幫他偷皇帝寢宮中放置出入北京的關防,好讓他可以成功離開京城。朱高燧看到朱高煦和胡善祥的對話,責怪朱高煦現(xiàn)在才用胡善祥這枚棋子。
朱瞻基派人在靈前刺殺朱高煦和朱高燧,可因為他們一直跟朱高熾在一起,讓他的人沒辦法下手。朱高熾知道朱瞻基的心思,特意把朱瞻基叫來,讓朱瞻基不準對朱高煦和朱高燧動手,否則他就罷免了朱瞻基的太子之位。胡善祥偷進皇帝的寢宮,沒想到一進去就撞見在模仿遺旨的孫若微,她責怪孫若微做這種滅九族的事情。胡善祥急于偷關防,沒有空跟孫若微多說,便讓孫若微別管她的事情,她們各做各的,她找了關防就匆匆離開了。
次日,朱高熾在靈前宣讀遺旨,朱高煦當場聲明遺旨是假的,朱棣駕崩之事更有蹊蹺。朱高煦把朱棣之死的種種疑點說了出來,還指出朱瞻基娶了逃脫的靖難遺孤,才會擬出這種假的遺旨,要赦免靖難遺孤。朱瞻基提醒朱高煦,朱棣從未說過要廢太子,更讓楊士奇在榻前欽定遺旨,可朱高煦說什么不肯相信。朱高熾讓朱瞻基閉嘴,請求朱高煦和朱高燧二人等國喪之后再談論此事,可二人都不聽朱高熾之言,直接脫下了喪服拂袖而去。朱高煦和朱高燧拿到了關防,殺了看守他們的人,直接沖出了北京城,朱瞻基知道后已經(jīng)來不及阻止,只能命人前去追趕,可為時已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