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盛長歌第11集劇情介紹
太子設局鏟除寧研 寧奕暗中保護鳳知微
寧奕安排鳳知微去青溟書院,告訴她若想報恩,就幫自己好好查查辛子硯。屏風后的辛子硯聽后不滿,故意弄出了聲響,寧奕笑稱后面是只老狐貍。鳳知微清楚寧奕在朝中布滿了眼線,根本沒必要讓自己為他效力,試探地問他這樣做的真實意圖是不是為了讓自己躲避趙王的追殺,寧奕故意捉弄鳳知微說是她多想了,就是為了派她去監(jiān)視辛子硯。
寧研得知太子得了怪病上吐下泄卻查不出原因,心里竊喜,下令屬下立即將蘭香院的小廝給滅口了。
東宮里,燕王寧昇特來問候太子的病情,太子心里一面想著常海告誡他功未成名未就強敵環(huán)伺,不要做兔死狗烹的事,另一面想著辛子硯說過的寧昇是這些事件中的得利漁翁。太子正沉思間,寧昇建議他養(yǎng)病期間不如將朝中鎖事交給自己來打理,太子又想到常海也是別人的舅父,便讓寧昇幫自己查這次發(fā)病的蹊蹺之處。寧昇領命。
寧昇出東宮后就對常海訴苦,稱一切如舅父所料,他雖是庶出,但對太子絕無二心。常海安慰寧昇一切有自己在。這件事很快通過顧衍向太子告秘,太子生氣他的舅父除了寧奕誰也不想放棄,自語道這樣他也別怪自己無情。他下令顧衍向父皇稟告,他正在東宮聚眾僧做法。顧衍惶恐不敢領命,太子解釋他要的就是父皇的盛怒,顧衍只管照做即可。
趙淵將天盛帝送給自己滋補的藥品贈予寧奕做為回禮,他看寧奕神思倦貽,便又說出了諸多病癥,寧奕向讓趙淵表示他和父皇既是群臣也是父子。這時寧澄跑來急報,小貍貓又不見了,趙淵笑稱不打攪他找貓便告退,寧奕已明白趙淵是在暗示自己父皇也生病了,而且癥狀和他一樣。
天盛帝漸覺精力不濟,趙淵匯報楚王近日也是精神萎靡,天盛帝得知太子也是相同的病因而且連太醫(yī)也查不出病因,不禁憂心如焚。
鳳知微逃出楚王府后被趙王寧研的人追殺,幸得一戴斗笠大俠相救她才得以脫身。她逃至樹林后又遇到救她的大俠,大俠告訴鳳知微,有人要保護她,所以他必須帶她走。鳳知微想盡一切辦法卻始終逃不出那大俠的追蹤,只好和他一起去打獵充饑。
辛子硯告訴了鳳知微的下落,寧澄坦白他是實在沒辦法才找辛院首幫忙的。辛子硯告訴寧奕,現(xiàn)在好消息是鳳知微身邊多了一個武功高強的保鏢,壞消息是顧衡的遺孀秋明瓔不是一個尋常婦人。他提醒寧奕別開始想著拿鳳知微當棋子,到最后他卻成了別人手中的棋子。這時顧衍派人送來了書信,寧奕看了后笑太子開壇做法,是準備借父皇之手徹底鏟除五王兄寧研,辛子硯嘲笑常海太不了解他這個外甥的手段了,寧研死不足惜,但他要完成自己的使命,他現(xiàn)在就去嚇唬太子。寧奕接著迫不急待地向辛子硯打聽鳳知微的藏身之所,被辛子硯嘲笑他一日不見如隔三秋。
寧研聽手下匯報一個武功高強的人救走了蘭香院的小廝,他怕事情敗露命人立即去查。
鳳知微在河邊捉到了一只大兔子正興沖沖地要與大俠分享,回身卻看到寧奕站在河邊等她,原來是他支走了大俠。寧奕稱此次相見是為了讓鳳知微報他的恩,事成之后二人互不相欠,從此相忘于江湖。他讓鳳知微再去東宮放桐木人,鳳知微答應。
鳳知微晚上在顧衍的幫助下化妝成金羽衛(wèi)侍衛(wèi)潛入東宮,她按照寧奕的要求將另一個桐木人與白天埋的那個做了調換。
東宮里,眾僧正在為太子做法時,天盛帝駕到,太子踉蹌著跪拜父皇,稱自己的病不知緣由也一直不見好所以才請來僧人做法,天盛帝見太子病懨懨的沒有責怪他,他聽禪師說宮內有巫邪之物,大怒,令人傳靈臺丞入東宮驗察,太子進言此次得病前幾日已差燕王去查,天盛帝同傳燕王謹見。
趙王府里,寧研不甘心栽在一個小廝的手上,他回想著這幾日見到巫師的前前后后,心知中了圈套,立即要去青溟書院興帥問罪。不料途中他巧遇到了鳳知微和那位大俠,偏那大俠不知道寧研的身份,指責他強行占道要與之理論,鳳知微見躲不過,只好向寧研行禮,寧研稱她之前說過愿意為自己肝腦涂地,他現(xiàn)在就要要了她的命,鳳知微大驚失色,急忙躲在大俠后邊,這時寧奕帶人趕到,寧研謊稱“魏知”這個蘭香院的小廝欠了他的錢,要帶他走,寧研稱這人是珠茵的弟弟,他受美人所托,替這小廝還錢把他帶走。寧研惱怒,二人劍拔弩張之時,寧昇趕到,寧奕立刻說鳳知微這二人是趕往青溟求學的普通人,嫌他和寧研驚擾了他們,寧研見狀只好放二人走。寧昇急召寧研回宮。
趙淵回稟天盛帝,經靈臺丞查驗,東宮涼亭下埋了個桐木偶人,上面刻著太子殿下的生辰及名諱,天盛帝大怒,下令顧衍細細查與此事相關之人,一個都不能落下。他氣憤竟有人如此大膽將這厭勝之物藏于東宮中,順手將那桐木人狠狠摔了出去,沒想到那桐木人被摔成兩半后里面竟然還有一個木人,太子見后大驚,寧昇眼疾手快趕緊把木人扣在一起,請命協(xié)助顧衍查清此事。
天盛帝回宮后,常海請求太子將手里緊握的桐木人交給他看,陛下令他徹查此事,太子讓他務必等寧昇回來。
寧昇將寧奕帶回來后,太子將那桐木人摔于寧研面前,喝斥他好大膽,寧研謊稱此物他從未見過,太子怒罵寧研把自己的名諱刻在桐木人上詛咒就罷了,竟敢把父皇的名諱刻在上面該當何罪,寧研立即反駁他沒刻父皇的名諱,跪求太子原諒,稱自己一時糊涂聽信讒言才做此糊涂事,寧昇勸道以他對五弟的了解此事必有蹊蹺,如果太子貿然稟告父皇怕連累了太子,畢竟此物是在東宮找到的。太子心煩意亂,令人暫時將寧研收押。
天盛長歌第12集劇情介紹
鳳知微入住青溟院 寧奕勸寧研揭發(fā)太子罪行
來自四大家族之一閔海燕家的燕懷石,身著一身華衣來到青溟書院拜師,卻吃了個閉門羹,他正無趣地站在門口等候,卻看到鳳知微拿著信物被守衛(wèi)恭恭敬敬地迎了進去,燕懷石見狀趕緊掏出銀子讓守衛(wèi)行個方便,卻被對方告之剛才進去的人拿的是辛院首的印章,他想賄賂門都沒有。
鳳知微拿著印章讓辛子硯信守承諾收留自己,辛子硯卻道這青溟書院是招賢納良之所,而這印章來自蘭香院,他勸鳳知微不要濫宇充數(shù)。旁邊的大俠為鳳知微打抱不平,說辛子硯是壞人,辛子硯讓他們說出自己壞在何處。鳳知微解釋自己去風月場所是為生活所迫,而辛院首做為青溟的掌門人去那卻有損公德,辛子硯辯解他那是微服私訪探察民情,他在青溟院招賢納良從來都是英雄不問出處。聰明的鳳知微由此猜到這書院中的衣著可能與考試的難度相關,辛子硯自豪地說,書院中凡衣錦華麗者都要增加考試次數(shù),大贊自己為朝廷招納賢才的良苦用心,鳳知微見時機已到,帶著大俠一起向辛子硯行跪拜師禮,辛子硯收下二人,并暗示他們以后要唯太子馬首是瞻。
太子急召來辛子硯,將桐木人交于他察看,辛子硯佯裝不清楚桐木人怎么被調了包,聲稱他們當初只是想讓寧研擔了謀逆的罪責受制了太子,是斷不敢在這上面刻上皇上名諱的,現(xiàn)在可能被別有用心的人利用了。他誘導太子此人可能是常海,太子細想,知道此局的只有他們二人和常海,而常海剛開始是反對的,后來出了事后卻能置身事外,但太子不相信常海會加害于自己。辛子硯稱有人故意引寧研入局,他身后一定有高人指點,他請命去趙王處打聽消息。臨走時不忘再次提醒太子是否確信不是常海。
辛子硯見到軟禁的寧研后,寧研指責他是個騙子,稱要把神鳥的事一五一十地給太子供出來,辛子硯毫不畏懼,此事告訴皇上他也愿奉陪,寧研自知失言,趕緊賠禮道歉。辛子硯這才罷休,他神秘地告訴寧研,大巫師臨走時曾留話給他,稱寧研要龍飛九天,必應此劫,若化此劫,全在二兄,寧研一聽感覺巫師確實神機妙算。他委托辛子硯幫他找到蘭香院“魏知”那小廝,便可證自己清白。辛子硯面露難色,稱自己不認識那魏知,寧研想起那日在路上寧奕曾說認識那小廝,便請辛子硯幫他把楚王找來,并許諾楚王若來了,他便告訴他關于三哥的死因。
蘭香院里,珠茵感傷長久以來一直為父親的事奔忙,現(xiàn)在事成在即卻感覺茫然。她問起寧奕事成之后他可是想黃袍加身盡享天下,寧奕默然。珠茵說起鳳知微走后這蘭香院冷清了不少,寧奕笑稱鳳知微這只小貍貓是成事有足,敗事也有余,他倒要看看她去了青溟院還會惹出什么麻煩。
青溟書院里,燕懷石花穿著一身破衣衫追上鳳知微和那大俠,自我介紹他來自閔海燕家。他告訴鳳知微那身衣物是他花不少銀子買的,他出身商賈,早已看出鳳知微是女兒身,鳳知微只好自報姓名魏知與他見禮,她問到那大俠姓名,才知他叫顧南衣。
入夜,寧研借酒消愁,終于等來了寧奕。寧奕向他細訴自己在宗正寺的凄苦冷清,寧研氣急敗壞地說寧奕就是個廢物活該淪為階下囚,寧奕反駁他們不會是階下囚,因為他們犯的是謀逆的大罪,寧研急忙辯解只要找到魏知,就可證他清白。寧奕逼問他當年是不是也是這樣逼三哥的,寧研承認當年他與太子聯(lián)手用巫盅案構陷了寧喬,讓他身首異處。寧奕提醒他這次又何嘗不是故伎重演,太子構陷了他,就像當年陷害寧喬那樣。寧研慌了,稱自己當著寧昇的面已承認了此事,而且辛子硯也知道他見過巫師,寧奕安慰他,辛子硯只是個臣子,太子倒了自會另攀高枝。而燕王正盼著太子的虛位。寧奕幫助寧研分析,當年太子誣陷寧喬,是因為當年寧喬在奉命調查血浮屠案中無意發(fā)現(xiàn)了太子的秘密,太子便構陷了誣盅案,如今寧奕在協(xié)助他調查血浮屠刺殺金羽衛(wèi)一案時,又無意中發(fā)現(xiàn)了太子的秘密,于是誣盅案重現(xiàn),這足以說明這二樁案子同是太子設的局。寧奕鼓勵寧研面見父皇,揭露太子陷害二位皇子的罪行,這樣太子不僅儲君之位不保,連性命都會搭上,那時候寧研就可以龍飛九天了。寧奕擔心當年他也參與了陷害寧喬案,會和太子同罪,寧奕提醒他現(xiàn)在就在受制于太子,不進則退。寧研想起了葛侍郎臨走前對他語重心長的叮囑,想面見葛侍郎商議,寧奕告訴他,太子對他早有提防,早將葛侍郎調到了邊境。當年寧喬案他被迫聽命太子,不是首惡,而且以他和三哥的情份,如果三哥能昭雪,他定保寧研在父皇面前全身而退。寧研又提出要面見大巫師遵天機而行。寧奕回去后將此事告之了辛子硯,辛子硯聽后胸有成竹地稱他已找到會說話的鳥了。
天盛帝深夜召見寧昇,寧昇想著父皇并不知道桐木人上有他自己名諱的事,他要想個可進可退的兩全之策。
趙淵回稟天盛帝,燕王也病了。但聽傳信的彭尚書說,燕王病癥似有古怪之處,天盛帝告訴他,寧昇是在用這種方式告訴他,厭勝之事有古怪之處,他下令宣辛子硯瑾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