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帝國之崛起第23集劇情介紹
韓國為了保全國都新鄭的安全,將上黨郡割讓給了秦國。
上黨郡的百姓們對此行為提出強烈反對,他們聯(lián)合起來一起到上黨太守韓鐘府門前,磕頭請命:誓死守住上黨,絕不歸降秦國,韓鐘答應向韓王請旨。韓王知道后大為震怒,立刻派馮亭趕往上黨,殺掉韓鐘,并把上黨交于秦國的交割官員。
馮亭來到上黨,看到韓鐘帶領上黨百姓在加固城墻,修筑工事,他被百姓眾志成城,誓死保衛(wèi)家園的決心感動,即使這樣,也無法與強大的秦國對抗,上黨失守已成定局。馮亭向百姓們提議,與其這樣,不如將上黨交于趙國,如果趙國接納他們入境,必定會激怒秦國,如此秦攻趙,趙必合縱韓、魏或可還有他國一同抗秦。上黨百姓同意馮亭的辦法,馮亭決定連夜親赴趙國,請求趙王接納上黨。
那日,趙王趙丹正在為晚上的噩夢憂愁煩心,恰好上黨太守馮亭要求覲見,說明要將上黨十七城獻給趙國,趙丹即刻召集群臣商議,趙國平陽君趙豹覺得此乃不勞而獲,況且定會激怒虎視眈眈的秦國,不同意接納上黨。趙勝卻不同意他的建議,覺得可以不費一兵一卒就可以坐收上黨十七座城邑,更何況是上黨百姓自愿入趙,即使秦國不悅,也只會和韓國開戰(zhàn),與趙國無關。
趙丹命趙勝即刻趕往上黨,接納城池百姓。
贏稷聽到這個消息大怒,張祿覺得韓國已經和秦國締結割讓上黨的盟約,趙國竟敢坐享其成,其實是對秦國的藐視,建議發(fā)兵攻趙,贏稷接納張祿建議,要不惜一切奪回上黨,命令白起撤回秦國,換王?率10幾萬秦軍加上白起的8萬將士出兵上黨。
趙勝率領10萬趙軍以及上黨的守軍15萬與秦軍展開苦戰(zhàn),趙軍驍勇善戰(zhàn),不出幾日,秦軍已傷亡過半。
秦國將領向贏稷提議以退為進,從長計議,張祿持反對意見,如果秦國此時撤兵必會影響秦軍士氣,而且其他列國會以為秦國懼怕趙國,必定會聯(lián)合趙國,一起伐秦,故不可為之,嬴稷抽調函谷和宜陽兵力支援上黨表示不惜一切力量必須拿下上黨。
秦軍果然名不虛傳,英勇無比,以少勝多,趙勝了趙軍,順利攻占了上黨。
贏稷如愿以償,自然是非常高興,張祿建議贏稷乘勝追擊攻下長平,這樣的話,趙國的國都就將唾手可得,贏稷立刻傳令王?攻打長平。
趙王也覺察到贏稷奪取邯鄲的野心,所以一定要堅守長平,老將軍廉頗主動請纓,要以守為攻,以逸待勞消耗秦軍兵力,便可讓秦軍知難而退,以此守住長平,趙括卻不贊成,他認為敵弱我強,趙軍應該主動出擊且占盡天時地利人必定會打敗秦國,除了趙勝支持趙括的提議外,其余人都同意廉頗的提議。
下朝之后,趙勝再次向趙王建議起用趙括領兵攻秦,但趙王覺得趙括沒有領兵打仗之經驗,恐難勝任,尤其此戰(zhàn)關乎趙國生死存亡,命廉頗堅守長平。
王?也率秦軍安營扎寨,隨時準備與趙軍在長平開戰(zhàn),長平山嶺疊嶂,易守不易攻,秦軍又遠離秦國攻打長平,糧草輜重都會受到很大影響,而且廉波已經在長平設置了三道屏障,意圖拖延時日。王?決定先發(fā)制人伺機突襲趙軍,速戰(zhàn)速決攻占長平……
大秦帝國之崛起第24集劇情介紹
一日,趙國沁河兵營,趙茄帶兵士巡視完秦軍營地,返回趙營途中與秦斥軍遭遇,秦斥兵斬殺趙軍趙茄,隨后,秦軍大舉攻趙,奪取趙二鄣四尉,趙軍重修壁壘防之,秦又攻其壘,取二尉,敗其陣,奪西壁壘,即趙軍第一道壁壘老馬嶺,直抵丹水西線,于是,趙之首道防線陷落為秦之第二道壁壘,廉頗于丹水東岸第二道壁壘之后,堅壘以待,秦數挑戰(zhàn),趙兵不出。
那日,廉頗在大糧山趙軍營地,通告各軍,固守壁壘,無有本將之令,不得出壘應戰(zhàn),誰要擅自應戰(zhàn),無論勝負,一律斬首,廉頗讓趙勝會邯鄲,回稟趙王,趙軍壁壘固若磐石,秦軍長途奔襲,必敗無疑。
無論秦軍如何挑釁就是不出城門半步,秦軍對此無可奈何,只得日日在城外叫罵,廉頗就是按兵不動。
嬴稷召集群臣商議,趙,秦兩軍在長平已經對峙四個月之久而且久攻不克,其他列國對秦國蠢蠢欲動,贏稷詢問張祿的意見,他只說贊成嬴稷的想法,他知道贏稷有一統(tǒng)天下的夙愿,如果想完成夙愿,最大的敵人就是趙國,他指出長平之戰(zhàn)是關乎國運生死一戰(zhàn),只有大秦舉國出征,一決勝負,贏稷下令調集20萬軍隊增援長平。
此時的趙王,他不想與秦軍決一死戰(zhàn),一心只想求和,為了魏齊出走的虞卿回到趙國,來見趙王,趙王向他詢問長平之戰(zhàn)的破局策略,虞卿建議派遣特使帶重金拉攏魏,楚重臣,好讓贏稷以為趙國和他們合縱,必會忌憚,以此使嬴稷主動撤兵。趙王讓趙勝去與秦國和談,而虞卿去出使魏,楚,韓商談合縱之事,而且合縱之事必須設法讓贏稷知道。
果然,贏稷聽說虞卿出使列國的消息,同意了趙王的和談請求,地點定在宜陽離宮,他很清楚趙王在一面求和談,一面又求合縱伐秦,贏稷不怕他們合縱,只是心里不舒服。于是打算派人出使魏國破壞趙國合縱,張祿主動請纓要出使魏國,嬴稷卻讓他與趙勝和談。
自從趙秦上黨之戰(zhàn)起,贏稷就將白起調回咸陽,白起很清楚嬴稷的良苦用心,因為他的夫人趙蔓是趙國人,眼看如今長平之戰(zhàn)曠日持久,白起不想再這樣沉寂下去,他先向趙蔓表達歉意,然后進宮向嬴稷請求掛帥出征長平,嬴稷還是沒有同意白起的請求,而是說要派白起出使魏國恐嚇魏王,破壞趙國的合縱之約。其實,贏稷一直在等他的回歸,不到萬不得已,贏稷是不會讓他為難的。
其他列國聽到趙秦和談的消息后,紛紛寫來信函,要派特使前來列席,贏稷答應讓他們來,讓他們看看趙國且戰(zhàn)且和,朝令夕改,不可信而助之。
白起,蒙驁來到魏國,魏無忌來接他們去見魏王。趙勝如約來到宜陽,張祿將列國特使支開,只剩下張祿與趙勝,他們倆表面相見甚歡,背后卻是針鋒相對。
但見到白起的魏王有點魂不守舍,魏王對秦國的恐懼由來已久,如今見到秦國的戰(zhàn)神白起,雖然白起輕描淡寫地說是代表贏稷問候他,但是魏王已經嚇得不知所措,多虧魏無忌從中協(xié)調,魏無忌說要帶白起游歷魏國的梁囿,白起順口說要去贏倬太子生前的住所祭拜,這一席話直嚇得魏王后背發(fā)涼,抖如篩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