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必烈接管了東路軍,重新掌握軍隊的忽必烈制定了針對濕氣山地的作戰(zhàn)技巧,形勢頓時有了變化。然而在一次戰(zhàn)役中,姑娘庫撒兒不幸流產(chǎn),忽必烈派人送庫撒兒先回去,不料途中被敵人所擒。忽必烈愛妻情切救出了庫撒兒,卻中了敵人的埋伏,自己和一小隊人馬被困山間,少年時放生的雄鷹叼來食物,幫助忽必烈渡過難關(guān)。姑娘庫撒兒卻因此終身不能生育,忽必烈認為這都是為了自己,非常內(nèi)疚,也因此對庫撒兒更加體貼,從此之后一直把庫撒兒帶在身邊。最終忽必烈率軍攻無不克戰(zhàn)無不勝,一時名聲傳遍中原。蒙哥親自率領(lǐng)的中路軍沒有進展。蒙哥的部隊飽受南方潮濕氣候折磨,蒙哥死于釣魚城之戰(zhàn)。彌留之際,他才后悔沒有聽自己弟弟的話,還懷疑忽必烈有反心,但事已至此,已無可挽回,蒙哥亡故。在蒙古管理朝政的阿里不哥早就忌憚忽必烈的雄才,為此也暗地里招兵買馬,為自己能順利繼承汗位做準備。他一看蒙哥戰(zhàn)亡,便下決心做好了殺死忽必烈的準備,下令忽必烈迅速回大本營。忽必烈長兄戰(zhàn)亡也無心戀戰(zhàn),與南宋議和。親自率領(lǐng)部隊保護大部隊撤退。察必看穿了阿里不哥的詭計,他告訴忽必烈阿里不哥已經(jīng)心懷不軌。忽必烈知道此時回去兇多吉少,身邊的謀臣也力勸忽必烈不能回去。但是忽必烈不愿意相信昔日的好弟弟會對自己痛下殺手。做了兩手準備后帶了一百騎士兵返回。果然,阿里不哥早已派出兩千士兵圍殺忽必烈。見到弟弟真的對自己下殺手,忽必烈一瞬間悲從中來,但很快清醒過來,與阿里不哥的關(guān)系已經(jīng)無法轉(zhuǎn)變。忽必烈掉頭回撤,將兩千追兵引入自己早就設置好的包圍圈。殲滅這兩千追兵之后,忽必烈索性返回開平,自立為汗。忽必烈立汗之后,察必專心教育幾個兒子,庫撒兒也對察必的兒子真金非常疼愛,越是這樣忽必烈就越覺得虧欠庫撒兒。察必為了讓家族興旺,給忽必烈找來了另一位妻子烏蘭娜仁,為忽必烈生下了更多的兒子。然而庫撒兒卻認為這都是因為自己不能生育,始終耿耿于懷,對察必產(chǎn)生誤會,對烏蘭娜仁也百般刁難。忽必烈理解庫撒兒,盡量寬容地對待庫撒兒的行為。庫撒兒深受流產(chǎn)的影響,逐漸對嬰孩產(chǎn)生病態(tài)的占有欲,幾次三番想要加害真金。察必避無可避,最終忽必烈知道了這件事。痛苦的忽必烈想要把庫撒兒轉(zhuǎn)移到廟中,從而保證孩子們的安全。但是善良的察必用愛將庫撒兒的神智拉回了正常。
阿里不哥得知忽必烈竟然早于自己稱汗,大怒,也在草原稱汗。最終,兄弟相爭的局面也沒有避免,草原上升起了兩個太陽。這樣的結(jié)果讓忽必烈也很苦惱。大戰(zhàn)在即,忽必烈提出要與阿里不哥單獨說話。阿里不哥硬著頭皮出列,兩人在土丘上回顧了快樂的童年時光,但是殘酷的現(xiàn)實擺在面前,兩人都必須為了權(quán)力,為了自己背后的士兵人民而戰(zhàn)。在戰(zhàn)場上,忽必烈對阿里不哥兩次沒有趕盡殺絕,反而讓自己陷入了苦戰(zhàn)。在第二次攻打阿里不哥期間,后方的李璮也叛亂了。忽必烈回頭平定李璮之亂,得知心腹?jié)h臣王文統(tǒng)參與其中,后將王文統(tǒng)和一系列參與的漢臣處死。此時的忽必烈突然對朝政漢臣出現(xiàn)了戒備之心。他提拔財政大臣阿合馬參政,一方面可以鞏固蒙古人在地位上的優(yōu)勢,一方面削弱了漢人的權(quán)力。由于突然發(fā)生的李璮叛亂,忽必烈一時沒有力量徹底打擊阿里不哥。兩方打起了消耗戰(zhàn)。忽必烈憑借自己的戰(zhàn)略眼光,切斷了對草原的糧食物資的補給。忽必烈與阿里不哥的慘烈的決戰(zhàn)中,庫撒兒危難之時舍身保護忽必烈。倒在忽必烈懷中的一代奇女子,結(jié)束了自己的生命。忽必烈打敗了阿里不哥,終于成為了草原上的真正霸主。忽必烈將國號改為元,元朝自此開始。歷經(jīng)多年的武力與智力的角逐,忽必烈終于掃除了當下所有的強敵,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大的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