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一個冬天不會過去,沒有一個春天不會來臨。臨安區(qū)於潛鎮(zhèn)紹魯農(nóng)場一片燦然開放的油菜花,宣告著春天的來臨。出于疫情防控、人力成本等方面的考慮,今年,紹魯農(nóng)場實施“機器換人”,植保無人機首度代替人工進行硼砂液噴灑作業(yè)。
站在紹魯農(nóng)場田頭,連片的油菜花一望無垠,接入天際。雖然花兒還未到盛放的時節(jié),但空氣中已經(jīng)彌漫著菜花的清香。紹魯農(nóng)場共有農(nóng)作物種植面積500多畝,其中的80畝在去年10月下旬種了油菜。因為天氣較暖,今年的油菜花比往年早了十多天綻放。
為了不讓油菜長得過高造成倒伏,紹魯農(nóng)場啟用植保無人機進行硼砂液噴灑作業(yè)。隨著無人機在油菜花田上空來回盤旋,一上午時間,近80畝的油菜田全部完成了噴灑作業(yè)。
紹魯村黨總支書記陳清海給我們算了一筆賬:“原來人工噴灑需要雇傭2個工人,至少15天才能完成,投入的成本在2000元左右。而通過無人機植保,4個多小時就完成了噴灑,以每畝9元的費用計算,加上別的費用,總投入也不超過千元。”
目前仍處于疫情防控期間,利用無人機植保減少了人工投入,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人員流動。除此之外,人工噴灑因為要穿梭在花田,會對部分油菜花造成破壞,而利用無人機則完全沒有這方面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