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名:十五的月亮
年代:2012
地區(qū):大陸
主演:楊若兮\潘雨辰\高洋\艾東\徐洪浩\李玉峰
十五的月亮劇情介紹
電視劇《十五的月亮》講述了楊若兮飾演的文藝兵柳秀武從一名熱愛舞蹈的女子到走進軍營、成為軍嫂再到下海經商的一段坎坷、動人的故事,彰顯了現(xiàn)代軍嫂堅強、執(zhí)著的精神。 另類軍旅劇——中國首部“軍嫂”劇據(jù)統(tǒng)計,在我國有近百萬軍嫂,當“好軍嫂”評選、軍嫂論壇、軍嫂網、軍嫂雜志層出不窮,標志著政府各部門對軍嫂群體越來越重視和關心之時,影視劇創(chuàng)作卻在這個題材上呈現(xiàn)空白。從《DA師》《突出重圍》到《士兵突擊》》《旗艦》,近年來軍旅題材電視劇在熒屏上日益火爆,但沒有一部是描寫軍人的另一半——軍嫂的。兩年前,浙江影視集團在火爆的軍旅題材中另辟蹊徑,聯(lián)手北京軍轉文化中心,把鏡頭對準了軍嫂這個重要而特殊的群體,《十五的月亮》由此而生。作為本劇出品人的浙江影視集團董事長倪政偉表示,“在題材上,我們一直在開拓新領域,打造引領市場的新概念,占領制高點。我們不僅要占領市場,更要創(chuàng)作出具有我們自己審美品格的作品!薄妒宓脑铝痢肥且徊糠从耻娚┥畹能娐蒙钋楦袆,描寫了兩代軍嫂三段不同尋常的愛情故事:在北方東海軍分區(qū)大院柳建勛、王靜茹兩個重組家庭和兩代性格迥異的軍嫂,在改革開放、軍隊戰(zhàn)略轉變的大背景下,秀文秀武秀軍三姐妹幸福地當上軍嫂的愛情故事。秀文大學畢業(yè)陰差陽錯走了和媽媽一樣的路:嫁給軍人當上了兩個孩子的后媽;身為軍區(qū)歌舞團舞蹈演員舞蹈演員的秀武在軍人、老板的選擇中,嫁給了基層軍官;當上了電視臺新聞主持人的秀軍,本來發(fā)誓絕不再當軍嫂,但最后離奇地愛上了一直與她“作對”的部隊排長肖云凱……兩代軍嫂不同的愛情、不尋常的人生命運、展現(xiàn)著超乎境界的青春與軍營的愛、父輩與女兒間的愛、姐妹間的理想與奉獻。因為題材的獨特,《十五的的月亮》從籌備起就備受廣電總局、央視和部隊高層等各方面的重視,央視影視部從劇本創(chuàng)作開始就一直跟蹤指導。中央電視臺有關專家及吉林、山東、上海、重慶、廣西、云南、河北等省級衛(wèi)視在觀看了宣傳片后認為,電視劇《十五的月亮》有很高的觀賞性,有強烈的現(xiàn)實意義,能成為收視效果和社會效益俱佳的精品力作。該劇預計下半年在央視黃金檔首播,四家省級衛(wèi)視追播。三個女人一臺戲,楊若兮首演軍嫂作為一部不折不扣的女人戲, 柳家三姐妹不約而同選擇軍嫂之路是該劇一大亮點。劇中,“軍人專業(yè)戶”潘雨辰飾演大姐柳秀文,“美麗精靈”楊若兮飾演二姐柳秀武,“紅樓夢中人”高洋飾演小妹柳秀軍, 可謂“三個女人一臺戲”。青年演員楊若兮憑借《楊三姐告狀》中快人快語的爽朗女孩為觀眾所熟知,最近的熱播劇《歷史的進程》中的潑辣女人,更是她的轉型之作。而這部反映軍嫂生活的新作《十五的月亮》,是為她量身定做。楊若兮笑稱,自己一直在“革命的前線斗爭”!皬2009年到2010年,我都在拍不同時期革命題材的電視劇,有時候我都納悶了,我骨子里有那么革命嗎?”其實,楊若兮對《十五的月亮》是有情結的,七歲進入空政舞蹈團,進入演藝圈后才轉業(yè),楊若兮的演藝道路一帆風順,就是缺了個軍人角色。“真的是緣分,我從出道就夢想演軍人,而且這次秀武的經歷和我非常像,都是愛跳舞的軍人,戲里很多位跳舞受的苦我都親身經歷過,我非常珍惜我第一飾演軍人的機會!迸臄z期間,楊若兮還把電腦的桌面壁紙和手機的屏保照片都換成了自己身著軍裝的定妝照。這次也是楊若兮第一次飾演母親?粗鴦〗M從孤兒院找來的小演員,楊若兮母性大發(fā),不僅在劇中真情流露,在私底下,小演員還一直喊她“媽媽”!翱粗⒆訌膵雰海接變,再慢慢長大,我就有種發(fā)自內心的幸福感。看著從孤兒院抱來的嬰兒和兒童,我就有種想去照顧和保護他們的沖動。”劇中另一位女主角是曾在央視劇《井岡山》、《延安頌》等劇中有過出色表現(xiàn)的演員潘雨辰,她被稱為“女軍人專業(yè)戶”。這次她飾演的是一個文靜善良的醫(yī)生秀文,但她的感情生活卻頗為傷感——勇敢地撫養(yǎng)棄初戀男友的兩個孩子,并為患上造血系統(tǒng)疾病的初戀男友捐獻骨髓。在生活中,潘雨辰樸實文靜,她說,劇中幾場爆發(fā)力十足的哭戲,讓她幾次虛脫。扮演小妹秀軍的是《紅樓夢》選秀全國三強之一的高洋。大起大落的人物命運對于一個新人而言,無疑是個極大的挑戰(zhàn)。但高洋不俗的表現(xiàn)還是贏得了導演和制片方的一致肯定。除了三朵姐妹花之外,制片方在配角方面也是精心安排,大牌“綠葉”強力助陣——扮演男一號柳建勛的實力派演員李玉峰、星光獎最佳男演員徐洪浩都在劇中有不俗表現(xiàn)。拍攝中,正遇青海玉樹大地震,在緊張的拍攝中,劇組停下來專門舉行了捐款儀式,劇組里每一個人都為玉樹災區(qū)捐了款,為災區(qū)人民盡了一份綿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