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杰逃出險境,深感中國政治的黑暗腐敗,遂決定解甲歸田,回家鄉(xiāng)重振商業(yè)。從廣州回到昆明的中杰還沒有過上幾天清靜日子,家鄉(xiāng)宣威的災情就緊緊牽著他的心。他決定再冒一次大的風險,重走馬幫路,做一次大米販運,以沖平宣威的米價,真正救災民于水火。經歷千辛萬苦,羅中杰馬幫運來的救災大米終于進入了宣威市場,抑制了米價的飛漲,但與奸商蔣某的一場惡斗還在后面。奸商蔣某心狠手辣,派小人在救濟粥中投放毒藥,并妖言惑眾,聲稱羅中杰運來的米是毒米。一時謠言四起,人心惶惶。浦公親自來到粥棚,見災民饑腸轆轆卻不敢接碗。浦公自舀一碗,一飲而盡。真相大白。宣威災情已解,各界人士設宴慶賀。浦公婉拒赴宴,并派人向各界朋友表示感謝。
地下黨員王德三犧牲后,留下獄中的妻子和幾個孩子,中杰對此很關心。對女兒代英的婚事,中杰也持開明的態(tài)度。兒子承緒面對朋友之死心灰意懶,抽上了鴉片。中杰嚴行家法,并苦口婆心使兒子痛改前非。
九一八事變,日寇占領了東三省。女兒小十三在南京參加運動會,讓中杰十分擔憂。女兒決定不回家而到北京讀書,其他幾個女兒也想出去闖闖。
兒子承綱經營煤窯破產,灰心喪氣,中杰鼓勵他跌倒重來,發(fā)憤圖強。他親自組建“援助滇緬公路建路物資馬幫運輸隊”,并送兒子踏上征程。
老伴雷氏撒手西去。回想幾十年人生坎坷、風雨同舟,中杰不禁老淚縱橫,心中默念愿妻之魂早入極樂世界。中杰決定捐資在宣威東山寺修建海會塔。
老友范石生駕到。二人在昆明翠湖茶樓暢敘別情,并相約明天再見。不想就在第二天即將會面之時,范將軍卻在殺手的槍口下倒在血泊之中。
幾十年風雨路已成回憶。膝下的孫子孫女傾聽著爺爺的傳奇故事,千萬里之外的兒女們思念著父親的音容笑貌。羅中杰老人靜靜地躺著,安詳自若。耳邊回響著的馬蹄聲越來越遠,越來越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