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集
隼發(fā)現(xiàn)中箭的長歌,準備幫她拔出胸口上的箭,發(fā)現(xiàn)長歌竟是女兒身,于是停下動作令隨從亞羅找落腳的地方。皓都領(lǐng)兵在河下游搜查長歌的下落,活要見人死要見尸,同時警告魏叔玉若想保住魏家,就乖乖聽話。隼令亞羅取來酒囊和藥,再拿來一身衣服,想著長歌是女兒身,還專門扯下一塊布蒙住雙眼,摸索到長歌中箭的位置。結(jié)果長歌醒來,看到隼的動作以為他欺負自己,一巴掌甩過去罵他無恥。隼見長歌這么有能耐,便讓她自己拔出箭。長歌果然不是一般人,自己拔下箭,還用烈酒給傷口消炎。
魏叔玉回府,見父親魏徵呆坐在書房,心中疑惑。魏徵提起李世民來過,但被他罵了回去,想必很快就會賜他一死,就是擔心連累了魏叔玉。話音剛落,有人送來食盒。魏徵打開見是自己喜愛的醋芹,還有一封書信。魏徵以為李世民要賜死自己,不過他還是無所畏懼從容地食下醋芹,結(jié)果醋芹根本沒毒,忍不住感嘆自己小心眼,秦王雖寬愛仁厚,卻也殺伐決斷,這輩子自己沒服過幾人,但這醋芹讓他折服。處理完傷口的長歌見隼在飲酒,讓隼給她喝兩口。隼不做賠本的買賣,提出跟長歌交換秘密。二人問了對方問題,但都沒有說實話,但這并不妨礙二人暢飲。次日,隼醒來不見長歌身影,知道長歌已經(jīng)啟程離開,于是吩咐蘇伊舍去準備問路石要去幽州。樂嫣難得主動來找阿耶,欲言又止請阿耶不要傷害長歌。李世民讓樂嫣從現(xiàn)在開始忘記這個世上有長歌,如此對她們都好。宮中來人,封樂嫣為永安公主,樂嫣知道自己被封為公主,就要被送去和親,忍不住傷心起來。皓都給義父杜如晦斟茶,杜如晦提起長歌若還活著,必后患無窮。皓都始終不明白,為何大家都對長歌呵護有加。杜如晦表示李世民對長歌是舐犢情深,樂嫣和長歌是姐妹情深,長歌一定會找魏叔玉,所以要盯著魏叔玉,找回玉璽除去長歌,囑咐皓都千萬不要被兒女情長綁住手腳。長歌來到長安界碑,沒想到自己還是走到這里,正感慨之時,阿竇出現(xiàn),要跟長歌一起離開。長歌不想耽誤阿竇的前程,阿竇跪下懇求長歌收自己為徒,長歌也不再推辭,收下阿竇這個徒弟,師徒二人從此兩不相負,阿竇激動得跳了起來。此番長歌準備去幽州,那里有父親舊日的兵馬,幽州都督李瑗與父親極為較好,若是能說服出兵相救,也就還有希望。李世民再造訪魏府,直言不希望樂嫣去和親。魏徵出了個主意,就說樂嫣生了怪病,一時半會好不了,并且需要去洛陽醫(yī)治,所以暫時不能和親成家。樂嫣自小與魏叔玉交好,李世民安排魏叔玉一路護送樂嫣去洛陽。幽州城門接受盤查時,亞羅故意表現(xiàn)得慌慌張張的,被守衛(wèi)發(fā)現(xiàn)馬車上的物品遭扣下,隼則在不遠處暗暗觀察這一切。與此同時,長歌和阿竇也到了幽州。明日送樂嫣到洛陽行宮,魏叔玉就得回長安。樂嫣回想當初一起玩鬧的日子,真是如夢一場,如今三人各奔東西。然而天下無不散筵席,沒有誰能陪誰一輩子,就是希望叔玉哥哥在閑暇時寫信過來,有長歌的消息能第一時間告訴她。皓都出現(xiàn)傳太子教令,命魏叔玉為長安特使,不必折返長安,即刻隨自己北上出使幽州,召廬江王李瑗入京覲見,魏叔玉懷疑是有了長歌的消息。皓都確實是得到長歌在北上的官道出現(xiàn)前往幽州的消息,下令對長歌格殺勿論,魏叔玉若敢阻攔也是一樣的處置方式,此話正好被樂嫣聽了去。
第6集
長歌向官差打聽李瑗的情況,沒想到李瑗還是一個有情有義有骨氣之人。亞羅一馬車的鐵礦石被王君廓扣下,問亞羅這些鐵礦石從何而來,有多少他要多少。都督府門口,隼和長歌再次碰見,正好隼也要回住所,就跟長歌同行一段,意外二人住在同一間客棧,只不過隼住的是上等廂房,長歌住的則是柴火房;匚莸啮老胫c長歌的互動,內(nèi)心竟是欣喜不已。亞羅稟報王君廓要兩千石的礦石,隼不讓辦,決定今晚親自去會會這位王將軍;氐讲穹,長歌就吩咐阿竇準備筆墨,她準備寫拜帖,明日登門拜訪李瑗。樂嫣藏在馬車上跟著叔玉和皓都出來,林中休息時,才被發(fā)現(xiàn)。皓都即刻吩咐屬下送樂嫣回洛陽,樂嫣不愿回去,躲在叔玉身后,其實她是害怕皓都,讓叔玉送她回去?墒逵裼泄珓(wù)在身,樂嫣便決定跟著叔玉,還透露無意間聽皓都說不僅要殺了長歌,還要殺了叔玉。夜里,隼在林中與王君廓相見,王君廓聽說馬車上是空的,怒斥隼耍自己。隼告知自己身份,此番前來是給王君廓指一條活命之法。如今幽州危如累卵,王君廓背地里搜尋礦石,是為了私鑄兵器,以備起兵。蘇伊舍回草原要向大可汗匯報軍情,結(jié)果被小可汗搶走,得知隼去了幽州的消息。夜里,長歌坐在屋頂上望著夜空思念阿娘,明天長歌就要去干一件大事,如今魏家投靠李世民,長歌無人可依,唯有兵行險招,聯(lián)合舊部以報東宮上下大仇。隼看見坐在屋頂上的長歌,見長歌背影落寞,問她是不是有什么心事,是不是為今日沒能進都督府而傷神。長歌否認,謊稱就只是路過,再說像自己這樣的無名小卒,哪敢高攀都督府。隼可還記得初見時長歌是那般意氣風(fēng)發(fā),不可能是無名小卒。二人坐在一起閑聊,談話間虛假貫穿著真實?粗篮蟊成系哪前讯痰叮雌鹆碎L歌的回憶,二叔李世民教導(dǎo)幼時的長歌情景。長歌準備回去,結(jié)果一個不小心踩空滾落下去,隼及時出手抱住長歌,這才沒讓長歌摔落在地。李世民急召杜如晦,詢問是否有長歌的消息。杜如晦沒有隱瞞,有人在去往幽州的官道上看到長歌,李世民痛心,看來長歌是鐵了心要跟自己抗爭到底,唯有叮囑杜如晦不能傷及長歌的性命。杜如晦理解李世民的心情,對長歌視如己出,只是太子之璽非比尋常,擔心有人利用太子之璽,行危害大唐社稷之事,后果將不堪設(shè)想,希望李世民當斷則斷。長歌這次登門都督府,不知能否順利回來,因此交代阿竇,自己傍晚還未歸,就帶上太子之璽讓隼帶他離開。阿竇好奇長歌怎么如此信任隼,長歌也不知道,就是覺得隼是一個值得托付之人。長歌來到都督府,如今幽州已經(jīng)是棄子,岌岌可危,問李瑗不帶兵討逆,難道要坐以待斃。長歌見李瑗那么緊張,猜到是在準備違逆朝廷之事,自己此番登門不是尋求幫助,而是助李瑗一臂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