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醒年代11集劇情
胡適在臺上慷慨陳詞,他提起西方有很多國家都有代表大學,中國是一個人口大國,理應也有如同國家臉面的大學。胡適表示自己回國就是想為國家奉獻力量,他希望北大能成為中國的頭號著名大學。許多學生被胡適富有激情的演講打動,紛紛起立鼓掌,給予胡適崇高的敬意。坐在辜教授身邊的一個老師也微微起身,以示對胡適的敬重。
開學活動結束,學生們圍在告示欄下面,議論起了擁護清朝恢復的辜教授。學生們都覺得辜教授思想守舊,希望學校解聘辜教授。
蔡元培召集學校老師們在涼亭開會,商量解聘辜教授。一伙學生趕了過來,蔡元培選出三名學生代表,讓三名學生代表入席旁聽。
有老師提出解聘辜教授,有老師為辜教授說情,陳獨秀也發(fā)表了自己的觀點,但他并沒有明確表態(tài)。蔡元培見老師們各執(zhí)一詞,于是提議由自己私下與辜教授談話,給辜教授一個月的時間,如果一個月內,辜教授上課依然吸引不了大量學生聽課,學校方面就解聘辜教授。
辜教授也意識到了自己有可能丟掉飯碗,于是買了蔡元培喜歡吃的點心,帶了點心見蔡元培。倆人入座談話,蔡元培開門見山,提醒辜教授的職位有可能不保,學生們都對辜教授有很大的意見,辜教授一年到頭下來,才教了學生們幾首英文詩歌,其余時間他教的是不痛不癢的知識,更加沒有幾個學生有興趣聽。
辜教授為自己鳴不平,提起學校的洋人教師上課更加冷清,幾乎沒有學生聽課,但學校依然發(fā)高薪給洋人教師。
蔡元培見辜教授提起了洋人教師,當即透露學校已經決定解聘洋人教師。辜教授見蔡元培開始動真格了,這才意識到了自己有可能丟掉飯碗。蔡元培宣布學校給辜教授一個月時間,如果辜教授上課沒有學生來聽課,他就被學校辭退。
辜教授一聽自己有一個月時間保住職務,不由心頭大石落地,他對自己的學識信心十足,當場立下軍令狀,如果他接下來上課沒學生聽,他就主動辭職。
學生們聽說辜教授將講課,紛紛涌進教室里面。辜教授其實也有真才實學,他在課堂上談國人和外國人的區(qū)別,引來學生們認同。陳獨秀提議下次辜教授講課,把地點轉移到操場上,可以容納更多的學生。
辜教授接連舉辦幾次講課,深受學生們歡迎。胡適與蔡元培跑步鍛煉身體,倆人聊起了大受歡迎的辜教授。胡適認為辜教授確實有真才實學,但辜教授的思想依然守舊,幾次講課又向學生們灌輸帝制思想。
李大釗在南方近距離目睹百姓們活在水深火熱中,他放棄了朋友推薦當官的機會,回到了北京,見到陳獨秀后,他建議《新青年》當務之急是重視改造社會民眾思想。
覺醒年代12集劇情
李大釗回到了北京,陳獨秀接李大釗回北大,李大釗感嘆自己終于回到北京了,可以回雜志社工作了。
1918年,北大紅樓建成,自此以后,中國新思想運動都在紅樓應運而生,包括五四運動,也是從紅樓產生。蔡元培帶領教育總長參觀紅樓,一行人進入紅樓。李大釗得知教育總長來北大參觀,趕緊從辦公室走出來迎接。教育總長聽說過李大釗的經歷,知道李大釗曾經游歷南方數月,深入了解民情。
陳獨秀帶領李大釗等人回家開會,眾人以為將在陳獨秀家吃飯,陳獨秀當場宣布自己當天不做東請客,如果大家想吃飯,就叫胡適請客。在眾人不解的目光注視下,陳獨秀提起胡適已經是教授了,薪水非?捎^,升了職自然得請客吃飯。眾人聽完陳獨秀解釋的原因,不由哄堂大笑。
陳獨秀開完了會,先讓幾個老師離去,只留下李大釗和胡適。三人提起了新思想運動,胡適認為談論新思想無可厚非,但不能過多牽扯到政治立場。李大釗不認同胡適的觀點,他認為新思想運動跟政治息息相關,二者分不開,想開啟民智,必須有政治立場。
北大將解聘洋人老師克德萊,消息傳到了英國駐中國大使館,英國大使寫信給北洋政府,強烈表達不滿。蔡元培情急之下向伯棠求助,伯棠提醒蔡元培如果解聘了克德萊,就會導致政府很被動,演變成外交事件。
蔡元培認為北大解聘洋人老師有先例,而且北大也有解聘洋人老師的明文條規(guī)。蔡元培回到北大,與陳獨秀思忖對策。學校已經張貼了公告,解聘克德萊,如果出爾反爾,就會導致學校的委員會威信全無。陳獨秀氣得火冒三丈,蔡元培愁容不展,希望陳獨秀想出應對之策。
校委會召開會議,商量解聘克德萊,陳獨秀當先發(fā)表觀點,他提起了七十年前洋片戰(zhàn)爭,英國當年也是找借口入侵中國的主權,如果北大向英國妥協(xié)了,不但給學校蒙羞,也會導致國家政府跟著丟了臉面。
段琪瑞也看不慣英國政府的高傲行徑,同意北大解聘克德萊。蔡元培與伯棠通電話,伯棠跟教育總長一起見蔡元培,聽蔡元培解釋解聘克德萊的理由。蔡元培認為必須解聘克德萊,樹立北大的威嚴。
辜教授給學生們上英語課,有三個學生記不起剛學的英文詩詞,辜教授罰三個學生離開課桌站立。三個學生虛心認錯,向辜教授彎腰賠罪。
英語課結束,學生們走得一個不剩,陳獨秀和胡適走到辜教授面前,胡適向辜教授表明來意,提出拜辜教授為師。辜教授吃驚不小,趁機挖苦胡適,他認為自己教的英文和胡適的白話文不搭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