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弈第11集分集劇情介紹
四腳太監(jiān)再度現身 凝芝得報碰巧救駕
傅氏姐弟都被處死了,皇后到獄中將這個消息告訴了嚴寬,嚴寬卻說只要自己的命在就不算敗,他唯一的對手只有葉凝芝;屎篌@疑他這話中的意思,嚴寬故作高深地說,成也凝芝,敗也凝芝,葉凝芝將會救很多人,也會害死很多人,他同時告訴皇后,自己夜觀天象,推算出一月之內,整個京都家家掛白綾,戶戶辦喪事,這樣的情形,除非是一個極有權勢的人死了,而這個人不是梁帝,便是皇后。皇后聞言心內大驚,她從嚴寬的眼神里看出,他所指的那人分明就是自己。
朗坤如今像是瘋狗一樣,在宮中到處抓人,連梨花學堂的容少使、紫鈴和夢婷也被以行為不端違反宮規(guī)的罪名抓走了,葉凝芝本來知道自己因為小皇子的事觸怒了皇后,她一定不會聽自己的勸,但涉及自己的好姐妹,她還是忍不住去向皇后求情,皇后卻一副公事公辦的樣子,讓朗坤去依律查辦。
葉凝芝明白,皇后經過這一場大難,內心有些受傷,因此才故意縱容朗坤這樣大張旗鼓地搞得后宮雞犬不寧,她就是要看到眾人像是朗坤一樣,唯唯諾諾地做她腳邊的一條狗。愛之深,責之切,葉凝芝知道皇后不是一個真正奸惡的人,她如今真心敬重皇后,也希望她得到宮中上下的真心愛戴,因此諫言不免尖銳了些,但皇后卻說,在這虛偽冰冷的宮墻內,自己不需要真心,只需要順服,因為不是真心都能換來真心,葉凝芝知道再勸無益,只得告退,皇后氣得摔了案上所有的東西。
葉凝芝氣呼呼地回到梨花學堂倒頭就睡,阿嬌和阿俏催她起來去伺候皇后,葉凝芝卻賭氣說,誰愛伺候皇后誰伺候,自己不回永德宮了,話音剛落,就有永德宮的宮女來傳皇后的口諭,將葉凝芝調去承乾宮伺候。葉凝芝剛剛不過是在說氣話,她還想著等皇后氣消了,接著為容少使她們求情呢,哪知皇后早就看出她的心思,讓宮女轉告她,不必再費心思,葉凝芝無奈,只得聽命。
魏廣很快就知道了這個消息,當晚,他經花長使通融,到梨花學堂找葉凝芝,安慰她不必太過憂心,過些日子風頭過了,容少使她們自然也就沒事了,何況,被調往太后身邊也不是什么壞事。葉凝芝被魏廣這么一勸,心情頓時好了起來,她忍不住又主動擁抱了魏廣,魏廣不禁莞爾。
葉凝芝到了承乾宮,拿出渾身解數取悅太后,可她的戲法太后卻并不感興趣。見太后心情不佳,葉凝芝又讓太后養(yǎng)了幾年的啞巴鸚鵡開了口,太后這才展顏一笑,夸贊了葉凝芝一番,稱難怪皇后都心疼她。葉凝芝聞言又有些不開心,她總覺得自己是被皇后趕出來的,但太后卻一語道破:假如皇后真的厭了她,隨便將她打發(fā)到哪個宮里,以她的性子,只怕不出三日就惹出禍事,小命不保了。
葉凝芝見太后心情始終興致缺缺,便謊稱御花園有四只鸚鵡,比太后宮里這只強多了,勸太后隨自己去看看,太后明知她是在誑自己,還是依言去了御花園。鸚鵡自是沒有見著,但葉凝芝有模有樣學著皇后的儀態(tài)說話的樣子,還是逗樂了太后。梁帝遠遠過來,就聽到了自家母后久違的笑聲,得知是葉凝芝的功勞,也不禁夸贊了她一番。
太后這邊的一舉一動都瞞不過朗坤的眼目,他當晚就把這些消息告訴了皇后,但皇后卻絲毫沒有表示,稱自己不會為了些許小事,與一個區(qū)區(qū)宮女計較,但朗坤隨后所說的一個消息卻徹底點燃了她心中的怒火,她怒氣沖沖地趕去承乾宮,直接找到葉凝芝,甩了她幾個耳光,拂袖而去了。
葉凝芝被打懵了,她已經十天沒有見過皇后了,也不知自己哪里得罪了她,無端挨打,讓她心中氣憤,于是獨自跑去御花園散心,結果走到大榕樹下時,遇到了太后宮中一個宮女,轉告她說,魏廣奉皇后之命要出宮辦差,葉凝芝謝過她之后,正要去找魏廣問個清楚,卻發(fā)現之前那個神龍見首不見尾的四腳太監(jiān)又出現在了榕樹后,照例扔下一個錦袋匆匆離開了。葉凝芝順著地上的腳印一路追到了御膳房,見里面燈火通明,人聲鼎沸,便推門進去,卻發(fā)現朗坤和幾個大人正在推杯換盞,而紫鈴等人赫然在座。
葉凝芝拉起紫鈴便走,朗坤拍案而起,稱自己是奉皇后之命帶梨花學堂的宮女來招待幾位辦差辛苦的大人,指責葉凝芝膽大妄為,還把她推出了門外,將她掉落的錦袋扔在了她的身上,關上了御膳房的房門。
葉凝芝回到承乾宮后,拿出錦袋里的東西,見是一張字條,上面寫著:刺客已入宮,辰時要動手,堤防近身之人。事關重大,葉凝芝連忙將紙條交給了侍衛(wèi)統領齊大人,齊大人稱自己會馬上通知在郊外狩獵的梁帝,但葉凝芝總覺得他的神情有些怪異,回去后,她翻來覆去說不著,想起前陣子在永德宮中時,皇后所說嚴寬的預言,她不禁擔心皇后的安危。
第二天一大早,葉凝芝便悄悄去了永德宮,但卻被宮門外的侍衛(wèi)攔住了,葉凝芝正要請他們進去通報,朗坤走了出來,他不由分說趕走了葉凝芝,還吩咐侍衛(wèi),不準放她進去。葉凝芝只好另想辦法,她好不容易爬墻翻進了永德宮,見朗坤正在皇后面前告自己的黑狀,皇后卻不許他在自己面前提起“葉凝芝”三個字,葉凝芝只好暗中觀察,并抽出袖中暗藏的金簪,打算一有異動立刻出手。
辰時已到,可皇后這邊卻沒有任何異樣,葉凝芝不禁懷疑刺客要殺的不是皇后,于是匆匆趕回承乾宮。半路上,她恰好碰到了乘坐轎輦回宮的梁帝,而那個抬轎的轎夫瞥見了在一旁伏地拜見的葉凝芝后,忽然腳下一個踉蹌,轎子歪了兩歪,一旁的侍衛(wèi)連忙上前扶住他,那轎夫卻趁機拔出侍衛(wèi)的寶劍大開殺戒,現場一片混亂。
轎輦被摔在了地上,梁帝大驚,邁步出來查看,刺客擺脫侍衛(wèi)向他攻來,危急時刻,葉凝芝手持金簪沖了過來,狠狠刺進了刺客的背心,刺客反掌將她震了出去,摔在地上昏了過去。最終,刺客伏法,梁帝安然無恙,但葉凝芝卻一直昏迷不醒,在外辦差的魏廣得到消息后,立刻趕回了皇宮。
刺客受盡嚴刑,卻還是不肯招出幕后主謀,一口咬定是自己對梁帝心懷憤恨,梁帝也是無奈,只得將戒嚴令從京城彥都擴大到了涵城,命令各地兵馬回京以備調用。在御醫(yī)的精心調治下,葉凝芝終于醒了,她將自己知道的一切納供畫押,呈給了帝后。
魏廣趕回宮中第一時間就去看望葉凝芝,她卻在城樓上遠遠凝望廷尉獄,思索著嚴寬的預言和四腳太監(jiān)的事,心中百思不解。魏廣替她解惑:嚴寬是個真正唯恐天下不亂的人,她接近傅貴妃打壓皇后,接近皇后打壓長公主,又挑撥長公主和皇帝反目,在其中翻手為云,覆手為雨,而梁帝礙于先帝曾因嚴寬為自己延壽之事立下遺詔,永不可殺他,但魏廣的父親卻查出,那段時間,給先帝治病的御醫(yī)家人,先后都患上了怪病,其中的蹊蹺明眼人一看便知,這就是嚴寬的手段,假借堪輿之術故弄玄虛,操縱人心,葉凝芝聞言不禁咋舌。
鳳弈第12集分集劇情介紹
凝芝受封光磊女官 魏廣榮任征東元帥
葉凝芝掛心那個刺客的事,便在拜見梁帝時問起他有沒有招供,梁帝也為此十分頭疼,刺客不招,那個禁軍侍衛(wèi)統領齊大人又畏罪潛逃了,如今毫無頭緒,但這些事不是葉凝芝這樣的小女子該操心的事,因此梁帝讓她好好想想,救了駕該討些什么賞賜才是正事。葉凝芝扭捏了半晌,才鼓起勇氣提出想讓梁帝啟用魏廣帶兵,梁帝想起當日自己還是太子時,見到小小的魏廣在尚書房里就兵家懷仁之說與太傅據理力爭的往事,其實他對魏廣的見識能力也是認可的,只是大梁有祖訓,叛臣之子用不得入朝為官,自己不好隨意更改祖制,因此便讓葉凝芝討一個屬于她自己的賞賜,葉凝芝便將自己自小想要做女官的愿望道了出來,梁帝聞言覺得十分意外。
葉凝芝從自己進宮以來遭遇的種種不平現象出發(fā),闡述了這宮中其實公道只在權勢的現狀,表明自己想要替底層小民出頭做主,為這些被壓迫的宮女申冤的美好愿望,梁帝聽得極有興致,卻道她只是一個小小宮女,提拔為官不合規(guī)制。葉凝芝早就從魏廣那里知道這里面的內情,便稱自己救過帝后,于國有功,至于宮女的身份,那只是梁帝一句話的事,他大筆一揮,就可以將自己從宮女名冊中除名。梁帝被她那句“就想做個清廉好官”的話打動了 ,當場封了她一個光磊女侍郎,命她徹查后宮不平事,直接向丞相稟報。葉凝芝欣喜不已,當即像模像樣地以臣子禮節(jié)拜謝了梁帝,表示自己將會鞠躬盡瘁死而后已,梁帝被她逗得龍顏大悅。
終于得償所愿,穿上了女官服飾的葉凝芝興奮不已,在御花園的游廊上練習為官的各種禮節(jié),扭來扭去地自我欣賞。魏廣打聽到她的去處趕來祝賀她,并關切地叮囑她,不要再讓自己陷于不可逆轉的境地,葉凝芝卻說,自己做一天官就要盡一天責,還要幫他一起完成夙愿。兩人正在交心蜜談,皇后帶著朗坤走了過來,她酸氣沖天地奚落了葉凝芝一番,以要聽回報為由帶走了魏廣,魏廣與葉凝芝對視一眼,不約而同做了個殺頭的動作,意思是兩人遭了人嫉視,只怕一個不慎就要身首異處了。
當晚,葉凝芝求見了梁帝,裝模作樣眼淚一把鼻涕一把地求他給自己一個免死的承諾。梁帝初時還以為葉凝芝闖下了大禍,大驚失色,后來得知她是擔心自己得罪了人,想要預防萬一,不禁好笑,想也沒想便答應了她,葉凝芝千恩萬謝。
知道自己這顆腦袋暫時算是長牢靠了,葉凝芝便大搖大擺闖到了朗坤的住處,打斷了他們正在進行的賭局,用刀架在了朗坤的脖子上,逼他說出欺負了多少梨花學堂的宮女。朗坤開始還十分硬氣,叫嚷著讓人去稟報皇后,那些人卻被葉凝芝的氣勢鎮(zhèn)住,一動不敢動,朗坤也害了怕,只得乖乖說出自己收了五萬兩銀子和幾套大宅子,將紫鈴、雯琪、若溪她們介紹給了朱大人他們做妾室的事,葉凝芝逼著在場眾人做了證,才帶人離去。
朗坤不甘心,隨后跑去皇后那邊告狀,稱葉凝芝已經聯絡了戚妃等妃子一同對付她,但皇后卻不相信,她已經看過葉凝芝的那日的口供,知道她那天以為遭暗殺的會是自己,這才千方百計混進了永德宮,當時她臉上的驚慌擔憂,皇后其實也是遠遠看到了的,只是當時不知道為何罷了。事后,皇后仔細思量了一番,覺得有一天自己真要是死了,只怕宮里所有人都會幸災樂禍,而只有葉凝芝不會,因為只有她是真心待自己的,無關權勢。朗坤還想再進讒言,皇后卻將他打發(fā)了下去。
烏磁國毫無預兆地不宣而戰(zhàn),眼下大梁三十萬大軍壓境,梁帝震怒,決定出兵迎戰(zhàn),下令百官推薦主帥人選,并打算辦一場殿試,親自選拔人才。葉凝芝覺得這是個好機會,便讓魏廣將他對這場戰(zhàn)事的想法寫了下來,呈給了梁帝。梁帝看后認出是魏廣的筆跡,對他的見解也十分贊賞,但卻提出不能背后徇私,答應讓魏廣參加殿試,葉凝芝欣喜萬分。
為這一天,魏廣已經等了整整十年,他日思夜想都想重回朝堂,為父親申冤翻案,他還想弄明白十八年前的一樁隱秘,這個秘密在他心中藏了十八年,一直在折磨著他,他在做夢都想破解,卻苦無機會。
那是,魏廣的父親還是赫赫有名朝野上下尊敬的大將軍,魏廣還只有六歲,他的母親那是早已去世,有一個瘦瘦高高、走路弱不禁風的女子經常跟著他,他告訴父親后,父親叮囑他不要和那個女人說話,不要接近她,更不要得罪她。小小年紀的魏廣記在了心里,但他還沒有那么多的婉轉心思,在那女人柔弱的外表下失去了警惕,又一次練木劍時不小心劃到了無聲無息走到自己背后的她,那女人提議到旁邊聊一聊,小魏廣便答應了。
那個女人問他和父親是不是還在想著他的娘親,愿不愿意自己的父親給他找個新娘親,小魏廣堅決地表示自己只要娘親,只要想著她就夠了,不需要新娘親,之后三日,他的父親就無端被處以了極刑。魏廣記得那個女人胳膊上有三團火焰的紋身,而他父親的名諱就是三個火的“焱”字,他一直都想要查明那個女人的身世,揭開那段隱秘。
梁帝對朝臣呈上的關于對戰(zhàn)烏磁國的奏疏都不滿意,雖然他從沒有領兵打仗,卻也知道那些陳詞濫調皆是空談。這其中,唯有魏廣的對策與眾不同,他提出首先要處死那個刺客,并頒一道圣旨公告天下,本案已經了結,并無幕后主使,各級官員也不得再追查。梁帝不明白打仗和行刺自己這件事之間有什么關系,便在殿試之時,命魏廣當眾說明自己的理由。
魏廣在文武百官前侃侃而談,他的觀點是,那個刺客的背后一定有一個龐大的勢力,不然他也不可能混進戒備森嚴的皇宮,而那個幕后之人的目的不過是為了皇位罷了,烏磁宣戰(zhàn),大梁國勢不穩(wěn),這也非刺客所愿意見到的,但若是梁帝一意追查,假以時日自然能查明真相,但若逼得狗急跳墻,那幕后主使一旦與烏磁聯合,那梁帝將是內外受敵,應接不暇,因此不如先草草處置了刺客,穩(wěn)住幕后之人,等擊退了烏磁,再來追究那些亂臣賊子。
魏廣的策略雖好,但有大臣提出,他確實有勇有謀,可他從未領過兵打過仗,而且這是自先祖開國以來的規(guī)模最大的一場戰(zhàn)事,容不得稍有差池。但魏廣卻有自己的看法,他覺得這是自己的短處,同時也是長處,烏磁既然敢舉傾國之力大舉興兵,一定是早就將大梁的兵將的底細摸透了,但若是派出自己這樣一個從未與之交過鋒的元帥領兵,他們便摸不透他的行事風格,無法預判他的戰(zhàn)術,這就相當于,未出兵已在戰(zhàn)術上勝了對方一籌。
魏廣的一番言論得到了梁帝的認可,滿朝文武再也沒有人提出異議,于是梁帝采納了他的建議,決定先處決那個刺客,但是啟用他還需再議。因為,若是魏江軍當年果真叛國,那魏廣作為叛臣之子,梁帝是不能用的,若魏江軍是被冤枉的,魏家背負了千古罵名,魏廣身負血海深仇,梁帝又怎敢啟用?這是一個死結。但魏廣卻坦然道,對于父親的慘死,自己心中有怨也有恨,但自己不能違背魏家祖訓,當年父親對他說的最后一句話是:國既是家,無論發(fā)生什么,魏家子孫絕對不能對大梁之主不忠,此忠心重于名聲,重于生命!
這番話徹底打動了梁帝,他當即下旨,封魏廣為征東大元帥,并詢問他有何求,魏廣提出了三個要求:第一,待自己凱旋之日,希望梁帝能為父親平反,昭告天下,恢復他的名譽;第二,希望梁帝告訴自己一個十八年前的秘密;至于第三條,是自己的私事,待自己榮耀而歸時再提不遲。梁帝表示,只要他得勝歸來,魏家應有的功績必定昭告天下,自己絕不負他,他想知道的也一定知無不言,他所提的要求,自己盡數滿足。他還將自己的天子劍和寶馬賜予了魏廣,將大梁的江山和子民鄭重相托,葉凝芝站在一旁心情激蕩,眼含熱淚,由衷地替魏廣感到高興。
臨行之前,魏廣與葉凝芝忙里偷閑相聚話別,他將自己父親傳下來的寶劍上的劍穗解了下來,交給了葉凝芝保管,并告訴她,等自己得勝還朝后,就向皇帝提出求娶她,葉凝芝歡喜萬分,兩人忘情擁吻。
次日,梁帝帶領皇后太后及文武百官為三軍壯行,魏廣身披甲胄威風凜凜地帶領著大梁的熱血兒郎奔赴戰(zhàn)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