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惡黑幕漸漸拉開,與此同時,楊家親人和朋友努力探求著一線青天。楊乃武大姐楊淑貞,楊乃武之妻楊詹氏,以及一些富有正義感的友人,無不為楊乃武無辜受冤而憤慨不已。楊淑貞和楊詹氏更是想盡辦法,到處找門路為楊乃武鳴冤,試圖為其翻案。
一次次復(fù)查,一次次酷刑!一次次死去活來,一次次屈打成招!一次次翻案!
他們并不是沒有遇到過希望。大清官員不乏明察秋毫之人,在案件逐級上遞的過程中,不少官員都看出了案卷的疑點和漏洞。楊乃武和小白菜幾次見到了翻案的曙光。但隨著陳魯后臺浙江巡撫楊昌濬登臺,這些官員感受到了巨大壓力。在維護(hù)正義和為了正義可能付出的代價之間,他們選擇了沉默或者放棄,甚至和罪惡同流合污。希望一次次點燃,又一次次熄滅。在楊乃武和小白菜的冤案中,一撥又一撥官員粉墨登場,他們或明哲保身,或心狠手辣,將人心中僅存的一絲善意,在官場的殘酷權(quán)力爭斗中粉碎殆盡。
能與罪惡和欲念戰(zhàn)斗到底的,是親情、友情,還有對正義不滅的堅持。為了翻案楊家兩婦人幾番上京,楊淑貞更是只身一人獨闖都察院,不惜身滾釘板,求得為弟弟鳴冤的機(jī)會。案件逐漸引起世人關(guān)注,甚至外國媒體的曝光,終于上達(dá)天聽,驚動了大清王朝的掌權(quán)人物慈禧。
深諳政治斗爭之道的慈禧,意識到重審此案是鏟除異己和樹立形象的絕好機(jī)會,于是諷刺的事發(fā)生了,官場斗爭的犧牲品竟然因為大清朝最大的政治人物需要,而獲得了冤情昭雪的命運轉(zhuǎn)機(jī)。
在眾目睽睽之下,案件由三法司共同開審,楊乃武與小白菜走到了大清朝萬千民眾的目光之下,而這次的終審結(jié)果,關(guān)系的不僅是他們兩人的生死,更有數(shù)十頂大紅頂戴,幾十位官員未來的命運。
這是一場容不得半點瑕疵的審判,只要有一點疑問就會牽一發(fā)動全身,引發(fā)政治派系角斗,令整個大清官場為之震動。而讓主審官員們苦惱的是,到底毒死葛品連的砒霜來自何處?
傳奇仵作宋小七出現(xiàn)在會審大堂,用一部《洗冤集錄》,澄清了本案中最大的破綻——葛品連因病而亡,根本不曾中毒。這樁牽連百人,時長數(shù)年的驚天大案,從頭到尾只是個不該存在的案件。
冤情終于昭雪,正義最終獲得了勝利。楊乃武和小白菜的堅持得到了蒼天回應(yīng)。故事由兩人而生,而他們并不是故事的主角,那些輪流登場的人物在這出戲里書寫了各自應(yīng)有的結(jié)局。小小一樁懸案,最后撼動大清半壁江山,楊畢之案,看似考智慧,實則驗人心。
這個亙古罕見的“楊乃武與小白菜”冤案與“張汶祥刺馬案”、“楊月樓奇冤”、“太原奇案”被史學(xué)家列為滿清五百年四大冤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