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美人第36集劇情介紹
莫愁出宮為楚王尋藥 屈原順利說服齊王合縱
浴蘭把屈原幾人安頓在了一個僻靜的山間小屋里,讓他們先不要輕舉妄動。浴蘭離開時,屈原在昭碧霞的準許下追了上去,兩個人談起兩名家丁被毒殺一事及一路上的兇險,屈原指出這件事應該是最不希望合縱成功的人做的。浴蘭聞言,想到張儀前幾日曾到府上找過她的父親田嬰。屈原于是確定了這件事就是張儀在從中作梗,浴蘭也十分認同。回到田府后,浴蘭把對張儀的懷疑告訴了田嬰,如果昨晚死的不是那兩名家丁而是屈原,那么田嬰不僅不能如愿立功成為唯一的丞相,還有可能被問罪。
另一邊,昨夜莫愁拒絕為楚王侍寢的事情被鄭袖傳到了太后耳中。太后召見了莫愁,指出她的行為于理不合。莫愁明確表示楚王要一個樂師侍寢才真正是于理不合,這番話反而惹怒了太后。但莫愁仍然不卑不亢地告訴太后,她既沒有能耐也沒有心思去做什么娘娘。
事后,太后在楚王給自己請安時,囑其與莫愁保持距離。楚王卻認為自己喜歡莫愁并無不妥,母子倆的談話不歡而散。沒多久,楚王突然一病不起,后宮里的妃子們都急得團團轉。太醫(yī)診斷不出他究竟所患何疾,自小對醫(yī)術有研究的莫愁自告奮勇為楚王診脈,發(fā)現(xiàn)楚王是疲勞過度,現(xiàn)在沒有生命危險,但如果長期拖延,將病入膏肓。為此,莫愁提出要找到款冬花來做藥引,而這種款冬花生于百年大樹之上,可遇不可求。南后非常擔心楚王的安危,就算不信任莫愁也只能死馬當作活馬醫(yī)了,她派莫愁出宮尋找款冬花。
齊國這邊,浴蘭帶著孟嘗君去見了屈原,孟嘗君自責于邀請屈原參加了鴻門宴,才讓他蒙冤受困。屈原并不計較,他很清楚,孟嘗君是真心為天下蒼生著想的。得到屈原的諒解后,孟嘗君提出第二日帶他去面見齊王。至于能不能說服齊王答應合縱,只能靠屈原自己的本領了。屈原對此感激不盡,他缺的只是一個見到齊王的機會而已。
翌日,孟嘗君說到做到,帶著屈原和子蘭進宮面見齊王。齊王正和田嬰、蘇秦議事,見到屈原后態(tài)度并不好,直接要他離開。屈原表明他此番前來借兵不是為楚國,而是為了天下。秦國近幾年遠交近攻,稱霸天下的狼子野心早已昭然若揭。如今中原三晉皆因西鄰強秦而屢遭鐵騎征伐,他們都在戰(zhàn)與和之間搖擺,戰(zhàn)則有失國之險,和則有稱臣之辱。而齊、燕兩國,雖然都有抗秦之心,但卻都自欺欺人地認為秦國不會那么快打過來,實行避秦之策。一旦三晉在戰(zhàn)與和間選擇了后者,齊燕被秦國吞并將是早晚的事情。
屈原陳明利害后,齊王卻命人將他和子蘭拉下去,根本不愿相信他的話。屈原于是直指齊王與秦國勾結,自己這個楚國使者才會一路慘遭追殺,到了這齊國朝堂還要被齊王斬殺。當然,屈原沒有指名道姓地說出田嬰與張儀見過面,他只是吶喊著要齊王在自己死后把自己的眼睛掛在齊國朝堂之上,讓自己可以看看,秦國的鐵騎如何踏遍齊國的土地。聽到這里,齊王終于有所動搖,他連忙叫住了屈原,改變主意答應合縱。就如屈原所說,抗秦,除合縱外別無他法。
順利說服齊王后,屈原對孟嘗君表示了感謝。孟嘗君非常佩服屈原口才,并順勢邀請他三日后參加自己舉行的邀師論道之會。屈原深感榮幸,欣然應允。而孟嘗君回到田府后,田嬰改變了之前的態(tài)度,認為如果不是屈原,自己就中了張儀的詭計。而且,屈原沒有說出張儀見過屈原,讓田嬰晚節(jié)可保,這也讓田嬰十分感激。田嬰有意當面向屈原致謝,孟嘗君高興地表示已經(jīng)邀請了屈原來府上論道,讓田嬰可在當日也一并出席。
思美人第37集劇情介紹
稷下群賢述論 屈原離齊返楚
稷下學宮,高賢云集,濟濟一堂。孟嘗君田文拿出一份《牧野捕獵圖》,請在坐的諸位賢才暢所欲言。群賢們紛紛發(fā)表看法,言語精辟而意蘊深刻。屈原一連請教了孟子幾個問題,詢問關于治國之道,孟子以“仁政”為思想核心娓娓而述。然而,莊子卻持有相反觀點,認為天下大道,乃是無為而治。
權縣,莫愁與父親盧茂、弟弟盧乙艱難地跋涉在山林里,為楚王尋找治病的奇藥款冬花。見一株高樹上有此藥,莫愁只身犯險爬了上去,采到之后卻失足跌落了下去,受了筋骨之傷。
莫愁將款冬花熬藥,喂予楚王熊槐服用。借著楚王一時半會未醒,南后等人以莫愁擅用巫術欺騙眾人為由,就要將莫愁押下去。就在這千鈞一發(fā)的要緊關頭,昏迷的楚王開始咳嗽,漸漸有蘇醒之像。
屈原的一番慷慨激昂之語,引得幕后的田嬰出面,直言屈左徒如此胸襟,實在讓人欽佩至極。
楚國,華英宮。鄭妃指使婢女以后日日在楚王的藥里下料,以此來陷害莫愁。婢女大驚失色,慌忙下跪求饒。在鄭妃的威逼利誘之下,婢女只得就范。
莫愁宮里,兩個侍女正在為楚王熬藥。婢女小喬支開兩個侍女,偷偷地在藥里灑下了一些粉末。
蘇醒過來的楚王知道了莫愁親自上山為自己采藥,還親自熬藥煎藥,一時間動容不已。這時南后出現(xiàn),直以姐妹之稱相呼莫愁,莫愁連道不敢。南后佯裝寬和達理,撮合莫愁與楚王二人,以此博得楚王的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