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神趙子龍第24集劇情介紹
子龍初投軍遭冷待 公孫寶月盡力助
趙子龍帶著趙拾妹和柳慎日夜兼程前往冀州,打算投奔從韓馥手中奪得冀州太守之位的袁紹。初到冀州,子龍就發(fā)現(xiàn)高則已經(jīng)等候他許久。子龍讓拾妹和 柳慎先行去酒館落腳,自己則和高則在酒樓談話。高則壓抑著對子龍的怨恨,假意提醒他袁紹并不是一個適合他的主公。子龍對高則早已起了戒備之心,面對他的稱 兄道弟,子龍的態(tài)度始終不冷不熱。
告別高則之后,子龍與柳慎和拾妹二人在酒館會合。拾妹擔心他們?nèi)速Q(mào)然前來,也許會被袁紹拒之門外。就在這時,他們鄰桌的幾個士兵在買單問題上 與店小二發(fā)生了沖突。士兵們想吃霸王餐,店小二也不敢與他們作對,只好放他們離開。柳慎原本想幫店小二出頭,可子龍阻止了他的沖動。畢竟,就算他們這次幫 了店小二,也極有可能只是給他惹來更多麻煩。
在士兵們離開后,子龍幾人問起店小二士兵們?nèi)绱藱M行霸道的原因。店小二無可奈何地表示他們都是袁紹的親兵,平日里總是欺壓良民,胡作非為。以管 窺豹,可見一斑,袁紹的親兵如此仗勢欺人,足以說明他治軍不力。子龍當機立斷放棄投奔袁紹,在拾妹的建議下他決定改投幽州公孫瓚門下。
子龍吩咐拾妹到郡治外將周懷忠和其余幾十義士帶到幽州,他自己則和柳慎前往幽州,向袁紹遞了拜帖。袁紹沒有細看拜帖的內(nèi)容,認為一定是在民間混不下去的人,想到軍中謀生計。因此,他直接將子龍和柳慎二人安排到了后衛(wèi)營。
后衛(wèi)營營長張魁趾高氣揚地指使子龍和柳慎負責清洗馬廄,柳慎為此憤憤不平,認為這是大材小用。子龍卻覺得既來之則安之,只要他們有能力,不管從哪里做起,都會取得成就。
不服氣的柳慎恰巧看到一名士兵參加訓(xùn)練時遲到,便奪過該名士兵手中的弓弩,搭上弓箭,直射訓(xùn)練營中的箭靶正中央。張魁氣急敗壞地要找射弓之人算賬,柳慎承認是自己所為,沒想到卻被目光短淺的張魁以違反軍紀為由關(guān)了禁閉,為柳慎求情的子龍也沒能避免。
此時,主營中的公孫瓚接到士兵通報,他的軍隊在與袁紹談判時遭到了伏擊,而他作為軍師的弟弟也因此喪命。埋伏的士兵口口聲聲稱是董卓家將,但公孫瓚卻知道一定是袁紹有意嫁禍。痛失軍師和弟弟的公孫瓚傳令三軍,隨時準備與袁紹開戰(zhàn)。
公孫寶月替父分憂,時常到軍營中巡查。當她看到馬廄中那匹通體白色的馬兒時,她立刻猜到是子龍就在此處。細問之下,她得知子龍和柳慎確實來了軍 營,卻被關(guān)進了禁閉室。一心認為子龍是個人才又對他心生愛慕的寶月立刻將子龍和柳慎迎了出來,并親自為他們接風(fēng)洗塵。子龍無意借寶月的關(guān)系平步青云,寶月 只好表示會想辦法為子龍?zhí)峁┐笳购陥D的機會。
武神趙子龍第25集劇情介紹
盤河之戰(zhàn)子龍成名 大將之才遭遇冷落
趙拾妹已經(jīng)與周懷忠和其他幾十名趙家軍將士會合,并將他們帶到了公孫瓚軍中。公孫寶月甚為高興地接納了這批生力軍。
很快,公孫瓚與袁紹在盤河開戰(zhàn)。大意的公孫瓚沒幾招便敗在大將文丑手下,被他追得落荒而逃。文丑緊追不放,欲取公孫瓚性命。千鈞一發(fā)之際,聽聞 戰(zhàn)鼓聲的趙子龍策馬而來,從文丑手中救下了狼狽的公孫瓚。隨后,子龍與文丑大戰(zhàn)幾十個回合。文丑乃袁紹軍中數(shù)一數(shù)二的大將,武功之高少有敵手。可如今他與 子龍鏖戰(zhàn)許久,卻始終未能取勝。
陣前的袁紹對子龍生出了好奇,卻未能查出他的身份。緊接著,公孫瓚的大將嚴綱率領(lǐng)援兵趕到,袁紹只好命人鳴金撤退。
戰(zhàn)后,公孫瓚問起子龍為何棄袁紹而擇自己,子龍不卑不亢地表示他追求的是明主而非卑鄙的小人。這時,公孫寶月前來關(guān)心公孫瓚的傷勢。發(fā)現(xiàn)子龍也在場后,寶月興奮地夸獎他立了大功。公孫瓚卻明顯并不愿意提拔子龍,而是表示此次勝仗的關(guān)鍵在于及時到場的援兵。
此時的公孫瓚對子龍還心存疑慮,尚不敢予以重任。寶月卻生性直爽,認定子龍是個值得信任又不可多得的大將之才。當晚,寶月為子龍舉辦了慶功宴。慶功宴只有寶月,公孫瓚并非出席,也沒有其他軍士,顯得有些冷清。拾妹忍不住為子龍鳴不平,指出公孫瓚并非大度之帥。
不久后,公孫瓚與袁紹再度開戰(zhàn)。公孫瓚將子龍等人安排在了后軍,使得寶月生出了不滿。為了表示對子龍的支持,也為了取得勝利,寶月親自帶領(lǐng)女兵,自愿聽從子龍的調(diào)遣,并掛起了趙家軍的軍旗。在眾人的鼓勵下,子龍領(lǐng)兵上陣。
此時,公孫瓚正與袁紹軍中的麴義對戰(zhàn)。沒過幾個回合,公孫瓚便被麴義打了個落花流水。麴義乘勝追擊,將公孫瓚逼到了山坡下,幸好子龍及時趕到, 還在幾招之內(nèi)將麴義刺殺于馬下。袁紹的兵馬在這時選擇了撤退,公孫瓚領(lǐng)兵直追。子龍心思縝密,認為袁紹是偽裝逃竄,實則有埋伏。
公孫瓚不聽從子龍的勸告,最后果真落入了袁紹的埋伏圈。關(guān)鍵時刻,劉備帶著關(guān)羽和張飛相助于公孫瓚,這才避免公孫大軍損失慘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