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羋月傳》原著小說羋月傳第35節(jié)劇情
屈原本不與小童一般見識,但卻知道此番楚王商宣他入宮,就是為了替公子公孫們請一個師傅的,見羋月這般年紀(jì),又是這般衣著脾氣,便猜她或許便是楚王商要他管教的學(xué)生之一了,便有心試試她,見她要跑,便捉住了她。
羋月抬頭看著屈原叫道:“喂,你放開我!”
屈原笑了:“哦,你剛才不是說,你被俘了嗎,哪有俘虜說放就放的?”
羋月聽了此言,心頭一怔,抬頭斜看著屈原,不服地哼道:“看來閣下也是知兵之人啊!”
屈原呵呵一笑:“還好,勉強(qiáng)隨大王出征過幾次!
羋月眼睛一亮,反手抓住了屈原的衣袖,眼神也熾熱起來:“喂,你真的打過戰(zhàn)嗎?”
屈原撫須笑道:“身為國之封臣,怎會沒上過戰(zhàn)場!
羋月眼珠子一轉(zhuǎn):“既然上過戰(zhàn)場,就應(yīng)該知道戰(zhàn)場的禮儀。”
屈原感興趣地:“哦,什么禮儀。”
羋月抬頭挺胸,努力擺出威武的樣子:“交戰(zhàn)之禮,俘虜之禮。我是一軍主帥,雖然陷入重圍被俘,也應(yīng)該有贈玉之儀!
屈原點(diǎn)頭:“嗯,不錯不錯,難得你小小年紀(jì),倒知交戰(zhàn)之禮。來來來,黃歇,你與他年紀(jì)相當(dāng),你來行此贈玉之儀。”
黃歇正拿手帕捂住鼻子止血,聽到屈原的吩咐,只得滿臉氣憤地站起來,將手帕往袖中手了,然后退后一步,拂了拂身上的灰塵,拱手一禮:“小子黃歇,奉國君之命披甲持戈,迎戰(zhàn)貴軍,今日不幸,你我狹路相逢,請允我以此美玉,問候閣下!
羋月也退后一步,拉平身上的衣服,拱手一禮:“下臣羋月,奉國君之命披甲持戈,與勇士狹路相逢,有負(fù)國君之托,非戰(zhàn)之罪。雖然被俘,卻斷不敢歸降,請置我于營,候寡君將我贖回。愿來日沙場,能與勇士再決高下!
黃歇拿下胸前掛著的玉,遞給羋月。
羋月看到黃歇遞來的玉,猶豫一一下,把自己的玉也摘下來遞給黃歇:“受之瓊玖,還以荊玉!
電視劇《羋月傳》原著小說羋月傳第36節(jié)劇情
周朝時諸侯時有征戰(zhàn),兩軍交戰(zhàn)便會有勝敗,敗方自然會成為俘虜。然則俘虜亦有貴賤之分,所謂“刑不上大夫,禮不下庶人”,便是刑刀不上貴族身, 儀禮不對庶人行。若是遇到國君敗逃,君權(quán)神授,不是為臣下者可以執(zhí)戈相向的,哪怕是敵國的追擊方也會讓開道路,讓國君逃走,否則即為失“禮”。若是遇上貴 族被俘,則勝方會先送上一方玉佩,以示對下面失禮的行動表示歉意,而被俘方也將自己身上最貴重的玉佩贈以還禮,暗示自己的身份會有足夠的贖金,請求得到有 禮的善待。而若是普通兵卒,自然是沒有玉佩沒有禮節(jié),粗繩一系脖子,不是給戰(zhàn)勝者為奴隸,便是拉到販奴市場上換錢。
雖然這種孩子裝大人的“禮儀”更象是游戲,但貴族的禮儀,便是在這種游戲似的行為中得到加強(qiáng)。所以在這個時代,貴族從生到死,“禮”字滲透著方方面面,就算不是奴仆成群華服錦衣,到淪落荒野時,仍然可以自舉手抬足中看出一個人的出身貴賤來。
羋月性子雖野,但這個禮字上卻是如吃飯睡覺一般習(xí)慣,更兼她性如男兒,喜歡征戰(zhàn),這等征禮之儀,自然也在日常游戲中學(xué)得十足。
兩人手碰到一起,男孩和女孩的手大小不一樣就看出來了。黃歇好奇地拿起羋月的手比著:“奇怪,你的手好小啊!”
羋月羞紅了臉,用力抽回手大聲反駁:“小什么小,總有一天我的拳頭會比你更厲害。”
黃歇翻了個白眼:“哼!”
羋月也翻了白眼:“嘿!”
屈原樂呵呵地看著這兩小兒煞有介事地一來一往,卻又不禁露出兒童天性來,也不由地笑出聲來。
羋月聽到笑聲也臉紅了,看著滾落一地的竹簡,也知道自己行為魯莽,連忙裝回大人樣,向屈原行了一禮:“小子無禮,撞翻先生書箱,還請先生恕罪!
屈原撫著長須:“呵呵,好、好!
黃歇扭過頭去,蹲下來收拾書簡,羋月訕訕地蹲下去和黃歇一起收拾竹簡,方才拾起一卷,便被黃歇劈手奪去。
羋月也不惱,又拾起一卷竹簡遞給黃歇。黃歇再惱也不好繼續(xù)這樣無禮,只沉默著接過,表情卻沒有平復(fù)。
羋月剛開始見自己闖了禍又跑不掉,心中原有怯意,想等莒姬來救。此時見平安無事,但子便又大了起來:“先生,您是來見大王的嗎?”
屈原點(diǎn)頭:“是啊!
羋月眼珠子一轉(zhuǎn):“那您會經(jīng)常進(jìn)宮嗎?”屈原點(diǎn)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