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傳奇之趙匡胤第40集劇情介紹
符昭壽遭滅口 皇帝勸韓珪還俗
葛霸將趙光義的書信送至洛陽。符王爺見信后讓符昭壽馬上離開洛陽。符昭壽本以為結義兄弟趙匡胤不可能為難自己,看到趙光義書信后才知事態(tài)嚴重, 來不及收拾行李便騎馬離開洛陽。入夜,符昭壽在客棧投宿。葛霸趁夜深眾人熟睡之際,想撬開房門殺死符昭壽,卻被韓珪弩箭所傷。等他拔下弩箭沖入屋內,符昭 壽早已不見蹤影。
高懷德和劉溫叟正為抓不到人犯發(fā)愁,沒想到韓珪將符昭壽五花大綁的送來。符昭壽還想向大哥高懷德求情。被嚴辭拒絕后,符昭壽惱羞成怒,將妹夫趙光義日后將繼承皇位之事脫口而出。高懷德知道符昭壽此言一出,符王府已成覆巢。
葛霸刺殺失敗,回到開封府衙。趙光義聽到有人用弩弓壞事,就知道必是韓珪所為,符昭壽此時一定在劉溫叟手里,便命葛霸在回京的路上等候。劉溫叟和韓珪押解符昭壽回京,葛霸一路上暗中跟隨。趁夜晚看押之人疲憊熟睡,葛霸蒙面砍下囚車里符昭壽的人頭后消失在夜色里。
劉溫叟回京,將調查結果一一寫在奏折上,最后還寫上符昭壽狂言。趙匡胤看過奏折,命人將符昭壽的尸身送回符王府。屏退眾人后,趙普稱殺人滅口之 事必是趙光義為免密謀遺詔之事敗露才為之,應削其職斷其念防其野心,更重要的是防備符王爺因喪子之痛糾集舊部造反。趙匡胤便派人包圍符王府。
趙光義從程太醫(yī)處得到王繼恩的密信,這才知道自己晚了一步,符昭壽還是說了不該說的話,而且趙普已利用此事挑唆皇帝對付符家。符蓉知道哥哥慘 死,傷心欲絕,求光義想辦法救救自己的父親。盧多遜和賈琰認為應當放棄符彥卿,以免引火燒身。趙光義卻想反其道而行之,在皇帝面前為符王爺求情,這才合情 合理,而且讓皇帝認為自己遇事慌亂,可以對自己少此戒心。
深夜里,趙光義誠惶誠恐的進宮為岳父求情。趙匡胤知道是趙光義殺了符昭壽滅口,趙光義卻抵死不認,還自薦以開封府尹身份審理岳父符彥卿,以表為 國忠心。趙匡胤應允,希望他能迷途知返。趙光義自知躲過一劫,F在趙光義不便當面接觸符彥卿,便讓賈琰出面游說符王爺交出以往所貪的房地契和珠寶,之后再 找機會求皇帝法外開恩
姬燕玨在宮中多日,與圣人華洋成莫逆之交無話不談。華洋看出姬燕玨鐘情韓珪,便主動為她撮合。華洋來到勤政殿時,趙匡胤正因韓珪屢立大功,勸他 還俗在朝為官。韓珪不肯。華洋進殿后,開門見山的請皇帝為韓珪和姬燕玨指婚。韓珪又不肯。趙匡胤見狀便用,不孝有三無后為大的孝道擠兌韓珪,加上華洋從旁 聲援,不等韓珪反應過來,趙匡胤便下旨強行賜婚。韓珪帶著姬燕玨來到父親墓前,獻上祭酒后告訴父親,無法完成當年報仇諾言。
開寶四年,南唐遣使李從善到大宋朝貢,被授予泰寧軍節(jié)度。趙匡胤想除掉南唐大將林仁肇,但想出一計。一日,李從善進宮見駕,王繼恩假稱皇帝在商 議征討事宜,請他先在偏殿等候。李從善在偏殿看到本國樞密使林仁肇的畫像掛在殿內,心中起疑,便送玉佩賄賂王繼恩。王繼恩佯裝貪財,按趙匡胤的授意說出林 仁肇愿率軍歸順大宋,此畫正是林將軍送來以示誠意。王繼恩一番添油加醋的話語,讓李從善信以為真,出宮后立刻寫下密信派人送給南唐國主李煜。
趙匡胤見李從善中計,心知平定南唐指日可待。
大宋傳奇之趙匡胤第41集劇情介紹
徐蕊出家未果 趙光義打擊趙普
趙匡胤為討好徐蕊,將其家屬安置在京城。哪知徐蕊并不領情,仍對趙匡胤冷言冷語,反而暗諷趙匡胤要殺盡前蜀之人。趙匡胤發(fā)怒卻并未將其治罪,這 讓華洋以為皇帝心里愛戀徐蕊,便自作主張將徐蕊叫到邇芙宮中。華洋本想讓徐蕊服侍皇帝,為皇帝分憂。為表誠意華洋還說出自己無法懷孕并愿讓出圣人之位。徐 蕊執(zhí)意不肯,華洋擺出圣人身份,威脅其如再疏遠皇帝,便打入冷宮。
徐蕊認為是趙匡胤在背后唆使圣人威脅自己,在宮中無依無靠,便借為母親祈福之名到長清觀中求觀主崇陽真人收留,愿出家修行。宮女柳瑤匆忙回宮稟 報。趙匡胤得知后命王繼恩到長清觀中阻止。崇陽真人懾于皇威,只好請徐蕊離觀回宮。徐蕊回到福寧宮中,趙匡胤早已在此等候。徐蕊斥責趙匡胤好色,假仁假 義,利用圣人威逼利誘。趙匡胤聽后一言不發(fā),起身離開福寧宮到邇芙宮,訓斥華洋。華洋覺得委屈,本是一心為皇帝著想,卻被人誤會。等徐蕊奉詔來到邇芙宮, 華洋忙向徐蕊解釋,得到諒解。趙匡胤為安撫徐蕊,承諾追查孟昶之死,以正視聽。
南唐國主李煜收到弟弟李從善送來的密信,立刻召見吏部尚書徐鉉和樞相林仁肇。待二人上殿,李煜以林仁肇布防辛苦為由賜御酒。林仁肇不疑有詐,一 飲而盡,立時毒發(fā)身亡。一旁的徐鉉大驚,問及緣由知是中了大宋皇帝的離間之計。等李煜聽了徐鉉一番解釋后才知誤殺良將,可悔之晚矣。
南唐大將林仁肇已死,趙普奏請討伐南唐。趙匡胤卻認為南唐有長江之險,需多作準備。便命樞相李崇矩勘查長江水情,必要時以浮橋過江。命陳承昭協(xié)助國丈宋偓訓練水兵,建造戰(zhàn)船。計相楚昭輔籌備軍需。
趙普奏請為指腹為婚的兒子趙承宗與李崇矩的女兒完婚。這雖違反趙匡胤戰(zhàn)前準備的詔令,但趙匡胤念及自小已定婚不便阻撓,便應允。趙光義得知后, 趁趙普得意忘形之時,施下詭計。盧多遜在趙光義的授意下,離開開封府衙便趕往楚昭輔府上,寒喧幾句后離開。趙普得到消息后,認為楚昭輔早與趙光義有勾結, 就乘著四人大轎直奔楚府。在楚府內,楚昭輔矢口否認與趙光義有來往,稱盧多遜只是路過,然后賭咒發(fā)誓。見楚昭輔一臉真誠,趙普也未再追究,只是警告他如和 趙光義結交就會比呂余慶更慘。
趙光義命雷有鄰要更加注意相府里的動靜。聽到葛霸回報趙普已中計,去了楚府后,符蓉讓趙光義盡快下手。趙光義卻認為時機未到,待趙李兩家完婚后再說。
趙普在兒子完婚后,上殿感謝皇帝厚恩,隨后就奏請立皇長子德昭為太子及遷都洛陽之事。趙匡胤心生不悅,以討伐南唐在際延后再議。幾日后,盧多遜 上奏折參趙普獨斷專行,權傾朝野,百官側目,更稱其官署案旁有一陶缸,凡不如意的奏折一律擲于其中燒毀。趙匡胤特意到政事堂,果然看到趙普將奏折撕毀投入 身邊陶缸之內。斥責趙普后,命王繼恩將缸中奏折全部帶回勤政殿。趙光義得到消息,知道時機已到,便入宮見駕。在勤政殿里,趙匡胤正為趙普擅毀奏折之事惱 怒,趙光義又奏報趙李聯(lián)姻實為結黨,并向眾官展示皇帝的寵信,而李崇矩無才無德全靠巴結趙普才登上樞相一職,計相楚昭輔也與趙普關系密切,F在政軍財三權 都在趙普手中,權力大過皇帝。
趙匡胤聽后,下詔李崇矩外放,到邊關任節(jié)度使。趙光義想薦盧多遜任樞相,卻被趙匡胤駁回,由沈義倫接替樞相之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