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寶貝第23集劇情介紹
劉父裝病被識破 曉凡開業(yè)出事故
雖然對曉凡有些抱怨,若男還是對他給予了最大的支持,湊錢,找朋友評估,只不過都沒有告訴曉凡。曉凡知道偉達賣了房子有些擔(dān)心,不過既然事已至此,兩人只能一心向前沖,只能成功不能失敗。
偉達和曉凡做了幼兒園動員的預(yù)演后更加確定不讓曉凡管錢,他是一點金錢的概念都沒有,想想也是,要不然怎么被若男一個月250就給打發(fā)了。
若男回家時無意間聽到自己父親在和公公婆婆大談他住到家里后的豐功偉績,曉凡夫妻一次架也沒超,這才明白父親是裝病,她很生氣,即使聽到曉凡拿到幼兒園的法人代表證也不足以讓她消氣,她一怒之下撕毀了和曉凡的試離婚協(xié)議書。
偉達賣了房子后給楊琳送了一封信,他沒有見她便黯然離開,走到門口看到她和寧炎一起回來,看到她和寧炎告別的擁抱,更加堅定了要離開她的心。楊琳回到住所看到偉達的信和銀行卡,急忙給偉達打電話,偉達卻沒有接。
曉凡偉達的阿凡達幼兒園開業(yè),迎來了很多家長和孩子,對于曉凡照顧孩子他們還是很信任的。不過當(dāng)天卻因為兩個孩子穿的衣服一樣被領(lǐng)錯,一位老師 錯把一個叫樂樂的孩子當(dāng)成聰聰帶來回來,全員動員開始尋找聰聰,連若男也丟下手頭的工作加入尋找的隊伍,好在最后孩子都安然無恙找到。因為是開業(yè)當(dāng)天的 事,大家伙希望曉凡低調(diào)處理,曉凡卻決定親自把孩子送回家并向家長說明情況。
偉達和曉凡受到了孩子奶奶嚴(yán)厲的指責(zé),心里都有些難受,但還是決定要堅持下去。
若男晚上下班回來也對曉凡橫加指責(zé),劉父見狀又開始裝犯病,若男冷言冷語讓他不要再裝下去,并讓他回自己家。若男不能說服曉凡放棄幼兒園,拿自己辭職在家照顧孩子威脅他,還提醒曉凡兩人的試離婚還有一個月。劉父聽到兩人的談話急忙召開兩家的座談會。
曉凡開業(yè)第一天遇到丟孩子的事情讓曉凡心情郁悶,若男不但不理解還和他吵,袁父袁母對若男很不滿,向劉父發(fā)火。向醫(yī)生提出大家一起幫曉凡把幼兒園辦下去,還說拿自己和老劉的婚姻做他們小兩口的不離婚的保證。劉父聽了喜出望外。
寧炎約了偉達出來,提醒他和楊琳已經(jīng)不在一個世界,希望他不要成為楊琳的絆腳石,偉達用兩分鐘聽完他的話二話不說離開。
為了幫助曉凡,袁父袁母和劉父偷偷充當(dāng)了幼兒園安保工作,曉菲知道曉凡的幼兒園成立,毫不猶豫地辭職去幫助曉凡,曉凡和偉達如虎添翼。向醫(yī)生也來幫助曉凡,每天對孩子進行入園體檢,幼兒園就這樣紅紅火火開展起來。
我的寶貝第24集劇情介紹
爺爺奶奶“偷孩子”
阿凡達幼兒園做得有聲有色,大家都添磚加瓦,曉菲提出幼兒園的主打應(yīng)該是安全,現(xiàn)在室內(nèi)室外的安全問題都解決了,就只剩一樣,食品安全。偉達就 去找三舅,因為他那兒的菜綠色環(huán)保,不過因為經(jīng)濟緊張,偉達和三舅討價還價,自己幫他好宣傳他便宜點賣給自己,三舅狠了狠心給他九八折,偉達很不滿意。
曉凡一心撲在幼兒園上,若男只能在家照顧孩子,她沒有一點經(jīng)驗,手忙腳亂還把家里弄得亂七八糟。曉凡晚上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大掃除,看著若男頭上的菜葉子都沒有清理的狼狽樣,又是心疼又是感概。
楊琳回來看偉達,剛好孩子家長和偉達在親密聊天,楊琳誤會偉達有了新歡傷心離開。
袁母知道曉菲辭職到曉凡這里幫忙,擔(dān)心她想追曉凡,曉菲卻說自己對曉凡沒有其他心,只是看不慣若男對曉凡的橫眉冷對頤指氣使,她要讓她知道,曉凡也是有人喜歡的。
曉凡見若男照顧家庭照顧不過來,希望她能放下自己的自尊心,把孩子和家交給他,她安心出去工作,若男卻提出如果他不放棄幼兒園就必須離婚。兩人 就此談崩,于是準(zhǔn)備召開家庭會議通知此事。兩家老人想著不是辦法,偷偷把孩子抱走,這可急壞若男曉凡。當(dāng)兩人找到孩子的爺爺奶奶家后,知道孩子沒丟才放 心。袁父袁母不愿把孩子給他們倆,自己照顧卻又不知道孩子的生活習(xí)慣心力不濟,害得若男曉凡連夜趕都老人那里。
老人們讓他們每天六點準(zhǔn)時一起來看望孩子,過點不侯,少人不行。第一天若男遲到兩人沒見到孩子,第二天又因為曉凡臨時有事又沒見到孩子。兩人正 抓肝撓心著,突然接到電話說孩子去了醫(yī)院,兩人慌忙趕往醫(yī)院,到了醫(yī)院二話不說就對他們責(zé)備不已。袁父袁母氣憤的說他們每天只知道打電話問孩子飽暖卻從來 沒關(guān)心過兩家的老人,他們這樣做都是因為他們小兩口鬧離婚鬧的,曉凡愧疚的一言不發(fā)。
偉達把屬于楊琳的東西快遞給她,而寄給她的照片也是只有她的身影的那部分,看著合照中只生下自己的一般,楊琳失聲痛哭,她追求了那么多,卻丟了最珍貴的東西。
對于只有每天六點對孩子的探視權(quán),若男曉凡很珍惜,雙方老人的策略初見成效,看著小兩口有說有笑他們倍感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