宦海奇官第17集劇情介紹
振鋒截獲 百官行述
世昌被振鋒嚇倒愿意招供,但要求振鋒保住他的性命,及下半生平安無憂。振鋒不賣他的賬,世昌提出以百官行述交換。
五年前世昌在吏部負責(zé)核查各級官員的功過,當(dāng)時伯軒已是吏部尚書,他著世昌利用職權(quán)之便,搜集官員貪贓枉法、失德敗行的事跡,編寫成百官行述,之后利用百官行述要脅官員同流合污。
仲安與定帆寧死也不供出幕后主謀,也因有百官行述,怕丑行被公諸于世。振鋒更從世昌口中得悉入股福興號的馮員外是伯軒的傀儡,相信仲安亦是在伯軒脅逼下,才會做出危害福興號的事。
要求福全 立據(jù)作實
世昌促振鋒若想報仇便得與他合作,只要取得百官行述,指證伯軒的人便多的是。振鋒接受提議,但世昌要求裕親王親口承諾,且立據(jù)作實。
世昌不知所終,展良通知巧靈向振鋒打聽。展良又帶來伯軒賞賜給巧靈的燕窩糕,及巧靈遺失已久的如意結(jié)。如意結(jié)是巧靈父母唯一留給她的物件,她相信當(dāng)年若非遇到伯軒,她的命運會很不一樣。
展良提醒她伯軒答應(yīng)兩年后會還她自由,到時他會向伯軒提出與巧靈成親。但巧靈覺得她與展良知道的事太多,伯軒不可能輕易放過他倆。福全答應(yīng)保世昌萬全,世昌透露百官行述收藏在宮中藏經(jīng)閣的大般若經(jīng)內(nèi)。
串通廟祝 欺騙貴祥
福全命爾泰拿他的令牌趕回京,到藏經(jīng)閣取出百官行述。
振鋒認為自己立了功應(yīng)獲獎賞,或獎賞貴祥,福全讚賞貴祥說話得體,安排他繼續(xù)協(xié)助振鋒,貴祥興奮。振鋒替貴祥物色好女子,從十多人中選中素秋的侍婢小瑩,他希望貴祥有了意中人,不會因惠琳與他相戀而傷心。
振鋒送了一對耳環(huán)給惠琳,但提醒惠琳不要戴上,擔(dān)心被貴祥看見,甚至不能放在身邊,怕被惠瑜發(fā)現(xiàn)。振鋒又趁貴祥生日到廟中問流年,串通廟祝,令貴祥相信與小瑩是上天注定的一對。伯軒知道世昌失蹤后,立即約見宮中負責(zé)防火的火班官員。
伯軒懷疑 巧靈洩密
貴祥無意中聽到振鋒布局騙他,他斥振鋒橫刀奪愛,并夤夜離開了振鋒的家。
爾泰趕到藏經(jīng)閣,但因失火被攔阻,與侍衛(wèi)打起來。翌晨,負責(zé)藏經(jīng)閣的公公告知福全,大火燒毀了七百多卷經(jīng)書,包括大般若經(jīng)最后一百卷,而百官行述便是藏于其中。福全相信百官行述未被燒毀,而是被伯軒偷偷運走了。
伯軒把世昌失蹤的事遷怒于之信等人,索達提議放火,把振鋒一家及世昌燒死,伯軒同意,但認為必須先收藏好百官行述。伯軒懷疑巧靈或展良洩露世昌的行蹤,巧靈作辯,伯軒暫不追究。振鋒再次收到告密信,透露索達將運走百官行述。
聲東擊西 圖騙振鋒
福全不在山陽縣,振鋒沒有足夠的兵力,惠琳提議請振銘幫忙,因事情牽涉楚南之死,相信振銘會出手相助,可是振銘拒絕。惠琳、惠瑜及振鋒在道臺衙門外目睹公旦把百官行述運走,惠琳卻懷疑百官行述仍在衙門內(nèi)。
大海攔截公旦,可是木箱內(nèi)卻是空的。索達聽從伯軒之言,採聲東擊西之計,以圖避過振鋒的截查,不料振鋒、惠琳及惠瑜已在渡頭等候,把索達拘捕,成功截獲百官行述。
宦海奇官第18集劇情介紹
振鋒發(fā)現(xiàn) 伯軒秘密
福全與振鋒突然出現(xiàn),福全透露已把索達關(guān)起來,由一千精銳部隊看管,又命古大人把百官行述運往京師交給康熙。伯軒覺得大勢已去,囑各人勿在康熙下旨前輕舉妄動。
康熙下令把百官行述全部燒毀,各官員所犯惡行概不追究,更要把百官行述一事保密。福全命振鋒把百官行述逐頁燒毀,振鋒氣憤以性命換來的重要罪證,在未查出父親如何被害前竟要親手燒毀。
康熙指世昌揭發(fā)有功,按之前的協(xié)議處理,暫不對伯軒有所行動。振鋒呼天搶地,問上蒼楚南的事何時才能沉冤得雪,天突然下起雨來,且風(fēng)雷大作。
惡夢所見 竟是鳳英
焚燒百官行述的火被熄滅,一頁未完全被燒毀的書面被風(fēng)吹到振鋒面前,振鋒發(fā)現(xiàn)書面夾層內(nèi)記載了伯軒的惡行。
據(jù)載,伯軒原本姓蔡,是廣東佛山人,因收地之事收買官府,結(jié)果害死人,于是離開廣東,在京城買官后,從此扶搖直上。
振鋒著惠琳陪他到廣東走一轉(zhuǎn),惠瑜央振鋒帶她同往。到佛山后,惠琳聽到小女孩所唱的歌謠,是她經(jīng)常在夢里聽到的,于是上前問女孩,女孩表示是教堂一位嬸嬸教她唱的,剛好嬸嬸經(jīng)過,惠琳便尾隨她到了教堂,神父喚這位嬸嬸作鳳英姊妹。
惠琳覺得鳳英有種似曾相識的感覺,她再次夢到平日經(jīng)常夢見的惡夢,而夢境內(nèi)的人物,竟然是鳳英。
索達獄中 自縊身亡
福全親到獄中見索達,希望他把所知全供出,則可回復(fù)自由,像世昌一樣逍遙自在,索達佯裝概不知情。
之信與公旦正擔(dān)心索達會招供,連累他們,但伯軒肯定索達不會出賣他,因索達的家人都在他的手里。結(jié)果,索達在獄中自縊身亡。
振鋒、惠琳及惠瑜兵分三路查探,振鋒覺得村民知道些甚麼似的,只是不肯說出來。而惠琳從一位老人家口中得悉一位叫打鐵陳的人,謂想知甚麼都可問打鐵陳。
打鐵陳聞得振鋒打聽二十年前一位姓蔡富商做的壞事,即咬牙切齒斥蔡伯川不是人,更指鄰居被蔡伯川害至家散人亡。
康熙批準(zhǔn) 伯軒請辭
打鐵陳妻子來到,阻止他說下去,并拉他回家吃飯,打鐵陳邊走邊叫振鋒等到城外的三圣廟看看。伯軒知道振鋒不在山陽縣,命展良追問巧靈,巧靈謊稱振鋒與惠琳往普渡庵探望慈恩師太。巧靈向素秋道歉,表示會讓振銘回到素秋身邊。
巧靈勸振銘搬回杜家,振銘認為巧靈這樣做定有原因,誓要查清楚。伯軒打算依八阿哥提議,向康熙請辭,他相信有了多年來所得財富,八阿哥便可與其他阿哥一拼,而他們亦可成為真正的造王者。伯軒以健康為由向康熙請辭,康熙批準(zhǔn)。
三圣廟內(nèi) 發(fā)生慘案
康熙因索達已死,無法指證伯軒是百官行述幕后主謀,只有暫時讓伯軒全身而退。
振鋒等人到了三圣廟,惠琳總覺得有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腦海中再次飄過惡夢中的影像。一位樵夫表示三圣廟十多年前發(fā)生了一宗慘案,一個女子在廟內(nèi)宰殺了自己的兒子,三圣廟從此便荒廢了。
惠琳每晚都夢見鳳英及一名小孩,振鋒提議到教堂找鳳英查問。神父表示認識鳳英之初,鳳英神志不清,他用了幾年時間替鳳英治療,她才漸漸康復(fù),但她只記得自己的名字,其他一概忘記,所以他也不知道鳳英的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