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四大才子第10集劇情介紹
寧王與知府狼狽為奸敲詐百姓
醉仙樓掌柜與一名鹽販子做買賣,不等掌柜買到食鹽,雷順帶著兩名手下從醉仙樓外面沖了進(jìn)來,三人一進(jìn)屋氣勢洶洶來到掌柜身邊,指責(zé)掌柜觸犯了大明法律,掌柜被兇神惡煞般的雷順嚇住,當(dāng)場同意繳納五百兩銀子抵銷牢獄災(zāi)害。
雷順得到銀子回寧王府復(fù)命,寧王見雷順忙活了半天才敲詐了五百兩銀子,心中立時升起失望認(rèn)為銀兩太少,雷順見寧王嫌銀兩太少,趕緊透露知府拿走了另外一半的銀兩。
寧王對知府非常不滿,但又不便讓雷順去知府家中索要另外一半銀兩,畢竟知府幫助寧王張貼法律告示功不可沒,因此知府抽取一半銀兩情有可原。
經(jīng)過一番思慮,寧王派出雷順出外繼續(xù)恐嚇百姓敲詐銀兩,雷順帶著幾個手下接二連三在蘇州城行敲詐之事,唐伯虎等人聽聞雷順?biāo)魉鶠,義憤之下來縣衙向知府告狀。
知府聽完唐伯虎等人陣述的關(guān)于寧王的罪狀,不動聲色勸說幾人不要多管閑事,唐伯虎幾人見知府偏護(hù)寧王,焦急之下?lián)砹帲娞撇兹祟^腦不開殼,心中來了火氣宣布退堂。
唐伯虎幾人見知府偏護(hù)寧王,無奈之下只得離開縣衙在街上游走,三人一邊游走一邊交談,向前走了沒多遠(yuǎn)遇到了從京城歸來的祝枝山。
祝枝山風(fēng)塵仆仆看著三個好友,將在京城的經(jīng)歷說了一遍,唐伯虎幾人聽完祝枝山的話提議到酒樓喝酒。
一行人來到酒樓邊吃邊聊,在喝酒過程中,唐伯虎將蘇州城發(fā)生的百姓買鹽被寧王府的人算計的事情說了出來。
雷順派出一名手下去一家酒樓敲詐,由于手下人臉皮薄心腸軟,酒樓老板隨便吼了幾句話便嚇走了雷順的手下人,雷順得知手下敲詐失敗,趕緊回到寧王府向?qū)幫鯀R報情況,寧王聽完雷順的話愁眉不展,非常擔(dān)心因為錢財不到位造不成大炮。
為了最大程度湊集到造大炮的錢,寧王決定招聘一些雞鳴狗盜之輩,師父負(fù)責(zé)替寧王招人,許多市井之徒爭先恐后來寧王府面試,爭著搶著向師爺講述各自曾經(jīng)做過的壞事。
師爺錄用了幾個壞人,讓壞人們上街敲詐有錢的掌柜和員外,唐伯虎等人得知寧王所作所為,趕緊寫上一些提示警告語掛在許多百姓家門外面,借此提醒百姓們防備寧王府的人上門敲詐。
雖然唐伯虎幾人從中阻撓寧王府的人行敲詐之事,但依然有一些掌柜被寧王府招聘的壞人騙到銀兩。
唐伯虎等人心系蘇州百姓,一次聚會的時候,四人談完琴棋書畫之事,改而商議如何幫助老百姓與寧王府的人對抗。
江南四大才子第11集劇情介紹
江南四大才子聚會,唐伯虎要求祝枝山思謀一些對付寧王府的計劃,祝枝山一向嫉妒唐伯虎的才華,一見唐伯虎主動相求,祝枝山陰陽怪氣看著唐伯虎,故意指出唐伯虎才高八斗為何連一個計劃都想不出來。
站在一邊的徐禎卿見祝枝山不愿意出主意,立即提醒祝枝山不要與唐伯虎抬桿,在徐禎卿的勸說下,文祝枝山來到桌前寫了幾行字將計劃寫了出來,唐伯虎等人來到桌前看著祝枝山留下的文字,立即明白了祝枝山的意圖。
一行四人做好準(zhǔn)備由祝枝山帶頭實行計劃,祝枝山背著一外包袱來到街上吸引寧王府的家丁注意,家丁們們跟著祝枝山一路狂奔,祝枝山來到秋香身邊,將手上的包袱交給秋香看管,不等秋香回過神來,祝枝山撒腿向前繼續(xù)狂奔。
秋香對祝枝山奇怪的行為感到百思不解,石榴也對包袱充滿好奇心,希望打開包袱查看包中物品,秋香生性警慎出手阻攔石榴打開包袱,兩人經(jīng)過一番商議將包袱藏到了床鋪底下。
馮小七回到了蘇州城,一名男子見馮小七回城,趕緊走上前與馮小七搭訕,不久之前,馮小七曾經(jīng)不慎將一名男子推倒在地上,男子倒地之后馮小七以為男子已死,情急之下趕緊逃離現(xiàn)場。結(jié)果馮小七走了沒多遠(yuǎn),男子神奇的蘇醒過來行動自如。
馮小七回到蘇州城當(dāng)街要飯,友人小寶見馮小七變成了叫華老,好奇之下上前與馮小七打招呼,詢問馮小七為何落魄到沿街要飯的境地,馮小七沒好氣地看著小寶并沒有關(guān)說話,小寶受到冷遇并沒有生氣,而是帶著馮小七來到醉仙樓喝酒聊天。
祝枝山來到華府門外遇到了秋香,秋香以為祝枝山想取回包袱,祝枝山有意將包袱留在秋香手中,提議過幾天再來華府取包袱,不等秋香再說話,祝枝山轉(zhuǎn)身離開華府。
秋香見祝枝山神神秘秘將包袱留在華府,心中產(chǎn)生警疑回到房中思量著如何處理包袱,不等秋香想明白包袱中到底藏著什么東西,馮小七從房外走進(jìn)來向姐姐秋香借錢。
秋香因為有事要辦離開房間,馮小七打開包袱發(fā)現(xiàn)包中有一枚令牌,秋香回到房間仔細(xì)一看令牌,赫然發(fā)是欽差大臣的令牌。
馮小七得知令牌所屬祝枝山,還以為祝枝山就是欽差大臣。
不久之后,祝枝山是欽差大臣的消息傳遍蘇州城,寧王懷疑祝枝山并非欽差大臣,于是派出師爺?shù)热税挡椤?/p>
由于消息從華府傳出,寧王打算先從華府查起,當(dāng)天晚上,知府等人在夜色的掩護(hù)下悄悄來到華府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