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集:村里的蒜苔收獲了,村民無事可做,村里開會動員推廣曲一貴的四種五收法,趙半瓶對曲一貴不服氣,就攪了會場。劉玉光歷盡艱難終于把一車蒜賣了出去。
第十二集:初秋,劉玉光第一次外出回家,夜里找奎叔碰上彩云,被趙半瓶碰上。引出一場誤會和矛盾。彩云一氣回娘家,劉玉光上門勸說曲一貴。這時,趙半瓶開始搞大棚試驗了。
第十三集:劉玉光勸他們曲一貴和彩云和好。趙半瓶找到村長解決了大棚的材料問題,建好了大棚。劉玉明和曲子平偷開車隊的車撞到了人,縣車隊出面調(diào)解,要賠一大筆錢。
第十四集:趙半瓶的種子到了,卻種不出來,兄妹兩人限入了困境。劉玉明決定第二次南下去尋找大的商機。在趙月的幫助下,兄妹二人找到了讓種子發(fā)芽的方法,喜出望外的開始種植,半瓶整日守在大棚里。
第十五集:劉玉明和曲子平來到縣城開始賣小玩具,攢夠了一個人學車的錢,劉玉明把機會讓給了曲子平?h里來了一個王作家要推廣曲一貴的四種五收法。此時的趙半瓶的黃瓜實驗也有了可喜的局面,但是新的危機開始了。
第十六集:黃瓜都病死了,半瓶又一次遇到了打擊,一氣之下把大棚拆了。報紙上登了曲一貴的四種五收法,把每畝增收四、五百寫成了四、五千,全村人都找到村長要討個說法。劉玉光帶著好消息回到了村里,考慮起賒蒜賣的事情,這時趙半瓶也決定去北京學習大棚種植技術。
第十七集:村里的蒜豐收了,劉家兄弟兩人開始收蒜了。在奎叔的支持下,劉玉光收了不少蒜,由于過度照顧村民,結(jié)果收超了。原定租的車拉不下,不得不換車。王作家回來了,錯誤也更正了,鎮(zhèn)里號召推廣四種五收法,曲一貴和彩云一下子紅了起來。
第十八集:劉玉光已經(jīng)拉著賒來的大蒜正式南下了,開始經(jīng)商。劉玉光在揚州城,由于拉的蒜太多,導致局部市場飽和,銷售陷入困境。大雨來了,劉玉光兄弟措手不及,陷入絕境。第一次經(jīng)商遭遇失敗。劉玉光失敗回村面臨著巨大的兌換欠條的壓力,在劉母的支持下,劉玉明變賣驢車驢子和財產(chǎn)還欠債,曲一貴乘機買了劉家的彩電。
第十九集:賣了驢的劉玉明生病了,劉玉光知道后非常生氣,這時村里的豆角滯銷,村民找到劉玉光讓他拉到南方去賣。劉玉光找到村長奎叔想辦法,后來在奎叔的幫助下成功申請了貸款。劉玉光找到劉玉明把這個好消息告訴了劉玉明,兄弟二人又到集市上把驢找了回來。
第二十集:曲子平學成并進了縣車隊。跟著劉家兄弟兩人拉著村里的蔬菜來到上海,卻在大上海迷了路,在交警的幫助下終于找到了路,但遇到了一系列的難題,在蕭老板的幫助下終于解決了難題。在上海,劉玉光同蕭霄不期而遇。